[实用新型]刮削滚光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7598.4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7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宝斌;赵刚;马亮;顾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欧特克(江苏)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刮削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刮削滚光机床。
背景技术
镗孔滚光机又叫镗孔滚压机、刮削滚光机、油缸刮削滚光机、数控刮削滚光机床等,用欧洲先进的镗孔,滚压复合加工工艺,往复一次即可完成镗孔滚压功能。加工精度可达到IT8级,表面粗糙度可达到Ra0.05-0.2μm。主要用于液压油缸缸筒及管材内孔精加工,该设备与传统的珩磨机相比具有低噪音、无污染的优势,并可大大节省劳动力成本,加工效率高。比老的镗孔+滚压或镗孔+珩磨可节省加工时间达80-90%。
现有刮削滚光机床工件支撑座都没有升降功能。工件加工后由于内部残留的切削油不能及时排出,操作人员需等待较长时间或将工件用行车吊起倾斜放置才能让切削油流出,操作麻烦且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工件加工后内部残留切屑油不能及时排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刮削滚光机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刮削滚光机床,包括机床体,所述的机床体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的导轨上依次同轴安装有工件头、压力头和主轴箱,所述的工件头和压力头之间还设置有安装在导轨上的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设置有工件支撑架,所述的支撑底座为两个,其中任意一个支撑底座的下方安装有升降装置。本技术方案将其中一个工件支撑座用升降装置驱动,使其在工件加工结束后,将工件一端抬起,工件倾斜,切削油可快速排出。
为了进一步保证升降的平稳性,满足恒速和变速的方便改变以及出力的调整,所述的升降装置采用油缸升降装置,所述油缸升降装置的伸出端穿过支撑底座与工件支撑架固定连接。
由于介质空气是可以用之不竭的,用过的气体可以直接排入大气,不会污染,空气黏度小,阻力小于液压油,空气的压缩率远大于液压油,所述的升降装置采用气缸升降装置,所述气缸升降装置的伸出端穿过支撑底座(即下方安装有升降装置的支撑底座)与工件支撑架固定连接。
为了使得结构简单,耗气量小,所述的升降装置为单作用气缸。
为了便于升降,所述的升降装置为双作用气缸。
为了使得结构紧凑,所述的升降装置为薄型气缸。
为了使得将输入的气压信号成比例转换为活塞杆的机械位移,精确控制上升高度,所述的升降装置为伺服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刮削滚光机床通过在其中一个支撑底座的下方安装升降装置,驱动工件支撑架,使得加工后的工件的一端被抬起,工件倾斜,切削油就可快速排出。节省等待时间,操作方便,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段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床体,2、导轨、3、工件头,4、压力头,5、主轴箱,6、支撑底座,7、工件支撑架,8、升降装置,9、被加工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包括机床体1,机床体1上设置有导轨2,导轨2上依次同轴安装有工件头3、压力头4和主轴箱5,工件头3和压力头4之间还设置有安装在导轨2上的支撑底座6,支撑底座6上设置有工件支撑架7,支撑底座6为两个,其中任意一个支撑底座6的下方安装有升降装置8。升降装置8采用单作用气缸,所述气缸升降装置的伸出端穿过支撑底座6(即下方安装有升降装置8的支撑底座)与工件支撑架7下方固定连接。
当被加工工件9加工结束后,通过单作用气缸驱动工件支撑架7抬起,使得被加工工件9倾斜,残留在工件中的切削油就可快速排出,然后单作用气缸再借助外力或重力复位。
如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包括机床体1,机床体1上设置有导轨2,导轨2上依次同轴安装有工件头3、压力头4和主轴箱5,工件头3和压力头4之间还设置有安装在导轨2上的支撑底座6,支撑底座6上设置有工件支撑架7,支撑底座6为两个,其中任意一个支撑底座6的下方安装有升降装置8。升降装置8采用双作用气缸,所述气缸升降装置的伸出端穿过支撑底座6(即下方安装有升降装置8的支撑底座)与工件支撑架7下方固定连接。
当被加工工件9加工结束后,通过双作用气缸驱动工件支撑架7抬起,使得被加工工件9倾斜,残留在工件中的切削油就可快速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欧特克(江苏)机床有限公司,未经艾欧特克(江苏)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75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衬塑法兰可调式工艺模盖
- 下一篇:一种模内金属铁网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