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光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7515.1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8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普龙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安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导光板结构,尤指结合有导光功能、光学扩散及光反射功能为一体的导光板结构。
背景技术
导光板是背光板模组中的最关键零组件。其中,导光板主要功能在于导引光线方向,且本身具有极佳的透光性,当点光源或线光源通过导光板后,便能将点光源或线光源转成面光源,因此,导光板是一个光线的传导及分配的载体;而透过导光板的结构设计,可进一步调整行进中的光线的出射角度及能量分布,使点光源或线光源通过导光板后形成均匀发光的面光源。
除此之外,为提高面光源的光辉度的均匀性,于导光板相对应的两表面侧分别设有反射板与扩散板;其中,扩散板用以提高面光源的光辉度的均匀,反射板则用来防止导光板底部的光线外漏,以增加光的使用效率。
然而,如上所述的面光源在考量其光辉度的均匀及光线外漏等因素下,于组成能形成该面光源的结构时,必须在导光板相对应的两表面侧分别组装设置反射膜与扩散膜,故在制造生产上,因需要多个组件进行事后的组装结合,导致在制造组装上较为费时、费工,且整个组装制程需在无尘室内进行,方能使各板材表面不会沾附灰尘,而不致于影响成品的品质,但也正因如此,造成无法降低制造成本,严重影响业者的获利利润。
此外,导光板与扩散膜、反射膜叠合后,仅以一边框将其四边固定,而对于中央区域则无任何固定的机制,因此容易产生密合不良的状况,导致部分光线产生无法预期的散射现象,而形成一个暗区,造成辉度不足与明暗不均的不良照明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结构,该导光板结合导光功能、光学扩散功能及反射功能于一体,而能减少制造过程的复杂工序,并节省制造时间、人工与避免重复工作,以达降低制造时所需耗费的成本,还可消除明暗不均状况,提供最佳照明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导光板结构,该导光板一体成型而包括:
一导光层、一光学层以及一反射层;其中,该导光层具有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应的第二表面,该光学层设于第一表面上,反射层设于第二表面上;且该导光层的第二表面上具有多个导光点,另该导光层的其中一侧边为一入光面,而该光学层与导光层的第一表面结合的那一面端面的相对端面为出光面。
如上所述的导光板结构,其中,该光学层为扩散层。
如上所述的导光板结构,其中,该导光层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
如上所述的导光板结构,其中,该光学层的材质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
如上所述的导光板结构,其中,于该导光层其中一侧边的入光面的对应侧,为另一入光面。
如上所述的导光板结构,其中,该等导光点排列密度是均匀排列。
如上所述的导光板结构,其中,该等导光点排列密度,自靠近入光面往相对远离入光面的方向,由疏至密排列。
如上所述的导光板结构,其中,该等导光点的直径为相同大小。
如上所述的导光板结构,其中,该等导光点的直径,由靠近入光面往相对远离入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如上所述的导光板结构,其中,于该导光层中具有导光粒子。
如上所述的导光板结构,其中,于该扩散层中具有扩散粒子。
如上所述的导光板结构,其中,于该反射层中具有反射粒子。
如上所述的导光板结构,其中,该反射层的材质为聚碳酸酯(PC)或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
如上所述的导光板结构,其中,该出光面上设有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结构的优点为:
1、因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包括有采一体成型而相互层叠结合的导光层、光学层与反射层,而使该导光板本身即具有导光功能、光学扩散及反射集光功能,而无须再进行组装反射膜、扩散膜的程序,因此,能有效减少制造过程的复杂工序及节省制造时间,且因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于成型的后即具导光层、反射层与扩散层,故不会有在成型导光板时还需考量各层间是否会沾附灰尘的问题,进而降低制造时所需耗费的成本。
2、因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包括有采一体成型而相互层叠结合的导光层、光学层与反射层,而无须再进行组装反射膜、扩散膜的程序,因此,不会有该光学层、反射层与导光层间有密合不良的状况产生,可确实避免因部分光线产生无法预期的散射所形成的暗区现象。
3、于该导光层的表面所设的该等多个导光点,因可进一步采自入光面往相对远离入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加其排列密度或/及逐渐增加其直径的设置,故更能增加远离入光面的区域的辉度,避免产生明暗不均现象,以提供室内最佳照明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普龙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普龙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75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缆防护管封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梯形棱镜及具有该梯形棱镜的分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