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管堵塞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67141.3 | 申请日: | 2013-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5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治东;孙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治东 |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中石化胜利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管 堵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管堵塞器。
背景技术
通常油田高压油漆水井维修带压作业需在不压井、不放喷、保持原井内压力时起下管柱。起下前首先必须堵塞油管,防止原油、水管高压液体进入油管内从井口外溢,然后才能进行其他工序。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压井液进行压井,这样会使得油层受到污染,影响油层采收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管堵塞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油管堵塞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头、联接体、支体,所述支体的上部卡设密封皮碗,下部嵌设卡瓦,所述卡瓦的下端依次设置去垢刀I、去垢刀II和钩子。
所述联接体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接头连接。
所述联接体和支体上均设有通孔。
所述去垢刀I和去垢刀II为锥体牙型结构。
所述钩子包括若干个向上弯曲的分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将堵塞器的卡瓦放至释放状态,同时将接头上紧,然后将堵塞器下至指定位置,通过旋转上提将卡瓦放至工作状态并固定。与此同时,通过下转将接头倒出,单向阀在弹簧作用下关闭。此时,堵塞器的密封皮碗在压力作用下开始膨胀,达到密封效果。
打捞时,将接头对扣上紧,单向阀则马上打开,密封皮碗里的水通过单向阀、通孔泄掉,然后通过旋转上提使卡瓦处于释放状态,于是便可直接上提,实现上提解堵。
钩子能够疏通管道内的油污,然后通过去垢刀I和去垢刀II消除油管内壁上的油污等杂物,保证油管堵塞器的顺利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能够方便应用于高压油气水井维修带压作业现场,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及成本,减少了油层污染,提高原油采收率,安全、可靠,既满足了生产又保护了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其结构简单,操作、控制容易,很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接头,2.单向阀,3.联接体,4.密封皮碗,5.支体,6.卡瓦,7.去垢刀I,8.去垢刀II,9.钩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一种油管堵塞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头1、联接体3、支体5,所述支体5的上部卡设密封皮碗4,下部嵌设卡瓦6,所述卡瓦6的下端依次设置去垢刀I7、去垢刀II8和钩子9。
所述联接体3内设有单向阀2,所述单向阀2与接头1连接。
所述联接体3和支体5上均设有通孔。
所述去垢刀I7和去垢刀II8为锥体牙型结构。
所述钩子9包括若干个向上弯曲的分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将堵塞器的卡瓦6放至释放状态,同时将接头1上紧,然后将堵塞器下至指定位置,通过旋转上提将卡瓦6放至工作状态并固定。与此同时,通过下转将接头1倒出,单向阀2在弹簧作用下关闭。此时,堵塞器的密封皮碗4在压力作用下开始膨胀,达到密封效果。
打捞时,将接头1对扣上紧,单向阀2则马上打开,密封皮碗4里的水通过单向阀2、通孔泄掉,然后通过旋转上提使卡瓦6处于释放状态,于是便可直接上提,实现上提解堵。
钩子9能够疏通管道内的油污,然后通过去垢刀I7和去垢刀II8消除油管内壁上的油污等杂物,保证油管堵塞器的顺利通过。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治东,未经王治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7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机整体平移过站用支座
- 下一篇:自动窗户擦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