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角度LED球泡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6385.X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2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高涛;廖国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led 球泡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尤其是一种大角度LED球泡灯。
背景技术
室内照明LED球泡灯不仅要求全方向发光,而且要求各个方向的光强均匀分布,以满足使用者对光环境舒适度的要求;美国能源之星对全方向型灯的光分布要求为:灯泡正下方的角度为0°,在其两侧0°-135°之间任何角度的发光强度不得低于平均发光强度的20%,在135°到180°范围内的光通量要占总灯光通量的5%以上;
由于LED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原因,使得其最大发光角度为180°,半光强角一般为120°,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球泡灯都无法满足全方向均匀发光的要求;目前已经出现的改善配光的方式有如下几种,第一是俗称玉米棒方式,即在LED球泡灯散热器中间凸起一部分结构,该部分类似玉米棒,因此叫做玉米棒方式,专利号201020652808.5就是类似的结构,不过此种方式具有结构复杂,贴片困难,散热效果差,寿命短的缺点;第二种方式是在球泡灯的中间加一个喇叭状的反射结构,此种结构可以增加灯后方的光通量,但是在灯正下方的光通不足,无法达到全角度均匀发光的配光要求;第三种是在泡壳内部LED上再增加一个透镜,对其发光进行配光,虽然此方式可以满足配光要求,但是经过再次配光后灯的颜色会有差异,给人感觉比较不舒适。本实用新型由此而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LED球泡灯全角度均匀发光问题,同时能够满足结构简单,成本低、散热效果好、寿命长等特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设计内容是:一种大角度LED球泡灯,它包括灯头(10)、与灯头(10)固定连接的塑壳(20)、套接塑壳(20)的散热器(40)、与散热器(40)固定连接的光源板(50)、泡壳,还有固定在塑壳(20)内的驱动板(30),光源板(50)上还有发光LED,其特征在于:光源板(50)上的发光LED分别为正面发光LED(51)和侧面发光LED(52)两种形态。
一有效实施例为,以光源板(50)板面中心为中心,布设不少于一周的正面发光LED(51);在正面发光LED(51)围成区域的外围布设不少于一周的侧面发光LED(52) ,侧面发光LED(52)发光方向朝向球泡灯外侧。
一有效实施例为,以光源板(50)板面中心为中心,在中心位置布设不少于一颗正面发光的COB集成光源,在该COB集成光源的外围布设不少于一周的正面发光LED(51);在正面发光LED(51)围成区域的外围布设不少于一周的侧面发光LED(52) ,侧面发光LED(52)发光方向朝向球泡灯外侧。
一有效实施例为,泡壳为塑胶。
一有效实施例为,泡壳为玻璃。
一有效实施例为,光源板为高导热系数的铝基板。
实施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实用新型的光源板采用高导热系数的铝基板,从而使LED因发光而产生的热更好得传到到散热器,从而与空气对流降温,增加灯泡的寿命。
该实用新型光源板上使用不同形态的发光LED,在光源板的外围区域,拟采用侧面发光LED(52),从而增加灯泡向侧后方的光通量。
该实用新型的泡壳具有高扩散因子,增加空间发光的均匀性,减少眩光。
该实用新型解决灯泡空间发光的均匀性的同时,保证制造工艺简单,不用额外再增加反射器、透镜等配光器件 ,从而降低灯泡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侧面发光LED的封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发光LED和侧面发光LED的贴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灯 头-10 塑 壳-20 驱动板-30 散热器-40
光源板-50 正面发光LED-51 侧面发光LED-52 焊盘-53 泡 壳-60 。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实用新型包括灯头(10)、与灯头(10)固定连接的塑壳(20)、套接塑壳(20)的散热器(40)、与散热器(40)固定连接的光源板(50)、泡壳(60)。还有固定在塑壳(20)内的驱动板(30),光源板(50)上还有发光LED。泡壳为具有较高扩散因子的塑胶或玻璃。光源板为高导热系数的铝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63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螺丝刀的多功能扳手
- 下一篇:一种自动回收喷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