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KEY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5848.0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0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邵宇;李刚;汪长洪;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2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key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KEY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信息的通讯安全越来越受到黑客、网络监控设备和病毒的威胁。采用传统的“账户名+口令”的方式进行用户身份验证时,黑客可以通过视频监控或者木马监控程序检测到用户的键盘输入,进而盗取用户账户信息,给用户的隐私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
USB KEY装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电子KEY安全硬件设备,其内置芯片、存储器和芯片操纵系统,可以存储用户私钥和数字证书及用户个人信息等,通过PIN码实现对数字证书和私钥的安全保护,利用内置的密码算法实现对用户的身份认证。但是,黑客同样可以通过网络截取用户的PIN码及账户口令,给用户的电子信息安全做成威胁。
同时,这种USB KEY装置必须通过USB接口连接到电子设备上,才能实现数据加密、数字签名等安全保护。但现有的一些电子设备比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由于便携性考虑,并没有设置标准的USB接口,这样就不能通过USB KEY装置来保证用户安全。
因而,现有的KEY装置在安全性和适应性方面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指纹KEY设备,通过指纹认证替代PIN码验证,并通过调制解调模块和音频插头实现指纹KEY设备与具有音频接口的电子设备的信息交互,提高了用户身份验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增强了指纹KEY设备应用的适应性和便利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指纹KEY设备,用于具有音频接口的电子设备,其包括芯片、存储器、外壳和电源,所述芯片具有芯片操作系统,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私钥和数字证书,还包括与所述芯片均连接的指纹采集单元、指纹验证单元和调制解调模块、以及与所述调制解调模块连接的音频插头,所述音频插头具有MIC极和声道极,所述调制解调模块用于将从所述音频插头接收的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后传送给所述芯片和将所述指纹KEY设备要传送的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数据后传送给所述音频插头,所述存储器可存储指纹模板,所述指纹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指纹图像,所述指纹验证单元用于将所述芯片从指纹图像中提取的指纹特征与指纹模板进行比对验证,所述芯片在所述指纹验证单元验证通过后可授权使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私钥和数字证书
优选的,所述的设备还包括与所述芯片连接的USB标准插头。
优选的,所述调制解调模块包括通讯微控制器和数模转换器,所述通讯微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数模转换器连接于所述音频插头的MIC极,所述通讯微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数模转换器连接于所述音频插头的声道极。
优选的,所述指纹采集单元包括指纹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为滑动式半导体指纹传感器、CMOS指纹传感器和CCD指纹传感器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音频插头为2.5mm或3.5mm的音频插头。
优选的,所述芯片包括指纹图像处理芯片,通过指纹算法从所述指纹采集单元采集到的指纹图像中提取指纹特征。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芯片连接的显示模块,用于提示用户操作和显示操作结果。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块为LCD、LED、OLED屏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POS机中的一种。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指纹KEY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纹KEY设备通过验证指纹来验证用户的合法身份,身份验证通过后才授权用户使用密钥和数字证书进行数字签名或数据保密,避免了传统PIN码容易被非法破解或截取的缺陷,极大提高了指纹KEY设备的安全性,而调制解调模块和音频插头的设计实现了指纹KEY设备与具有音频接口的电子设备的信息交互,增强了指纹KEY设备应用的适应性和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指纹KEY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指纹KEY设备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指纹KEY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指纹KEY设备,用于具有音频接口的电子设备。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58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IM卡发卡机
- 下一篇:一种脂肪族高效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