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棘轮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5651.7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2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丁有翔;衷诚;王七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7/00 | 分类号: | F16H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蔡晓红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歇运动机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棘轮机构。
背景技术
棘轮机构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广泛。但现有技术中的棘轮机构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棘轮机构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棘轮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棘轮机构克服了上述缺陷,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棘轮机构,包括第一复位弹簧1、转动杆2、棘轮3和安装座4,所述棘轮3设于所述安装座4上,所述转动杆2与所述棘轮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2上设有与所述棘轮3配合的棘爪21,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一端与所述安装座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杆2连接;所述转动杆2转动后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的回复力作用下复位时,所述转动杆2通过所述棘爪21推动所述棘轮3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棘轮机构中,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棘轮机构中,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杆2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棘轮机构中,所述安装座4上还设置有止回卡手5,所述止回卡手5抵接所述棘轮3,用于限制所述棘轮3逆向旋转,使得所述棘轮3单向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棘轮机构中,所述棘轮机构还包括在推动所述安装座4的滑动行程中、锁止所述安装座4的锁止机构7。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棘轮机构中,所述棘轮机构还包括底座6,所述底座6与所述安装座4滑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棘轮机构中,所述锁止机构7包括弹簧锁71和弹簧扣72;所述弹簧锁71设于所述安装座4上开设的安装孔41内;所述底座6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41位置相对应的贯穿孔61,所述弹簧扣72设于所述贯穿孔61中。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棘轮机构中,所述棘轮机构还包括复位机构8,所述复位机构8包括第二复位弹簧81,所述第二复位弹簧81设于所述安装座4内,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8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4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6固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棘轮机构中,所述底座6上还转动连接有上盖62,所述上盖62固接有挡块63,用于抵接并驱动所述转动杆2;所述上盖62具有转动端64和自由端65,所述转动端64与所述底座6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端64固接有推柄66,用于在所述上盖62在转动过程中推动所述安装座4滑动。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棘轮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驱动转动杆时,转动杆将转动一定角度,直至转动杆上的棘爪卡和棘轮;当驱动转动杆转动的力消失后,转动杆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将复位,在此过程中,棘爪推动棘轮旋转。本实用新型的棘轮机构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还具有操作者的手动操作量小、易操作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棘轮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转动杆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转动杆复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棘轮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上盖与底座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推柄推动安装座滑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剖视放大图;
图8是图4按压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用新型图4中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4中实用新型安装座在复位行程滑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挡块驱动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复位弹簧;
2-转动杆;21-棘爪;
3-棘轮;
4-安装座;41-安装孔;
5-止回卡手;
6-底座;61-贯穿孔,62-上盖,63-挡块,64-转动端,65-自由端,66-推柄,67-手柄;68-卡压部;
7-锁止机构;71-弹簧锁,72-弹簧扣;
8-复位机构;81-第二复位弹簧;
9-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转动杆2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转动杆2复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56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搅拌短轴支撑机构的乳化搅拌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上过桥弯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