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可弯曲的电容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5487.X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2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许福生;李振兴;刘贺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37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弯曲 电容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屏,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可弯曲的电容触摸屏。
背景技术
目前,以多点式触控应用为诉求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主要分为薄膜式(film type)及玻璃式(glass type)两种。这两种结构都是由外层的保护玻璃、内层的触控感应层及将两者贴合到一起的光学胶层组成。目前主流的薄膜式结构是将ITO通过光刻或印刷在PET薄膜上,外层为保护玻璃称为G/F/F(Glass-Film-Film)结构,而主流的玻璃式结构是将触控传感器做在ITO玻璃上,外层加上一片保护玻璃是为G/G(Glass-Glass)结构。前者受限于高价ITO薄膜材料掌握在少数日商手中,后者G/G贴合良率普遍偏低,都是造成电容触控屏成本居高不下的主因。
为了有效降低触控模块成本,同时满足终端消费性电子产品轻薄化市场趋势,近两年触控业者积极着手研发减少ITO薄膜或ITO玻璃用量,布局发展TOL、内嵌式触摸屏。TOL技术是将感应层与保护玻璃集成到一片玻璃基板上,不仅可减少感应层的玻璃或Film,也可节省一道贴合制程,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良率,但这种TOL技术的单片玻璃一体式电容屏由于玻璃本身材质及其物理特性的限制,其厚度不可能做的太薄,否则会达不到客户的耐冲击强度要求,这种问题通常只能采用增加玻璃厚度的方式来避免,而一旦玻璃厚度增加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重量的增加、透光率的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柔性可弯曲的电容触摸屏,其只采用一层柔性透明薄膜基材,可以有效解决玻璃结构的电容触摸屏不能做太薄且重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柔性可弯曲的电容触摸屏,包括依次层叠 设置的硬盖层、柔性透明薄膜层、有色装饰层、Nb2O5薄膜层、SiO2薄膜层、ITO薄膜层和绝缘保护层。
具体地,所述柔性透明薄膜层的材料为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厚度为25-188um。
具体地,所述有色装饰层的厚度为10-30um。
具体地,所述Nb2O5薄膜层的厚度为1-100nm。
具体地,所述SiO2薄膜层的厚度为5-100nm。
具体地,所述ITO薄膜层的厚度为15-50nm。
具体地,所述绝缘保护层为油墨层、镀膜层或有机薄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触摸屏,具有柔性可弯曲、厚度薄、重量轻、高透光、低色度的优点,其只有柔性透明薄膜层而没有使用玻璃结构,不仅生产工艺更简单、更具成本优势,而且更轻、更薄、成本更低,且性能不减,尤为突出的是,该电容触摸屏还可以实现大面积弧面结构,为电子产品的外观设计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可弯曲的电容触摸屏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可弯曲的电容触摸屏,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硬盖层2、柔性透明薄膜层1、有色装饰层3、Nb2O5薄膜层4、SiO2薄膜层5、ITO薄膜层6和绝缘保护层7。
其中,柔性透明薄膜层1的材料为透明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其厚度为25-188um。
硬盖层2又叫Hardcoat层,设于柔性透明薄膜层1的上表面,其作用是增加柔性透明薄膜层1的表面硬度,其可以通过丝印、喷涂或者镀膜的方式形成。
有色装饰层3设于柔性透明薄膜层1的下表面,其通过丝印或者镀膜方式在非视窗区域形成的黑色或者其他颜色的不透光层,膜层厚度为10-30um。
Nb2O5薄膜层4为消影层,其作用是消弱形成ITO图案时产生的痕迹,其通过磁控溅射镀膜的方式形成,膜层厚度为1-100nm。
SiO2薄膜层5也是通过磁控溅射镀膜的方式形成,膜层厚度为:5-1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54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