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橄榄果实采摘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4765.X | 申请日: | 2013-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1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任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映涛 |
主分类号: | A01D46/247 | 分类号: | A01D46/2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6000 甘肃省陇***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橄榄 果实 采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用于油橄榄果实采摘的小型筒式农林设备。
背景技术
地处中国西部秦巴山区的陕西、甘肃南部地区及四川北部地区等地为发展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在政府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国外引进和本地培育,许多农户种植了大量的油橄榄果树。油橄榄果实集中成熟时,群众基本上都采取人工采摘的方式,或使用梯子等不便携带的笨重工具,或直接爬上树用力摇动树枝,或用竹棍等工具将果实打落。这样的采摘方式,不仅使采摘油橄榄果实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又会对果树和果实造成伤害。目前国内为采摘油橄榄果实提供方便的工具非常少。
发明内容
为方便油橄榄果实的采摘问题,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既可轻便地采摘油橄榄果实,又能使果树和果实免受伤害的采摘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油橄榄果实采摘筒利用管状硬质轻型材料作为支杆和输送果实的通道,内衬光滑的软质材料,管子下端安装把手。采摘筒顶端设置两圈内外紧密相套的金属齿环结构,外齿环可围绕内齿环转动,将内齿环固定,外齿环通过类似摩托车、自行车的刹车钢丝拉线与把手内的手柄进行连接,并安装复位弹簧。双齿环与支管之间用可进行调整方向的管状金属弹性材料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橄榄果实采摘筒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橄榄果实采摘筒顶端的双齿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油橄榄果实采摘筒,由作为支杆和输果通道的中空管2和内衬材料5组成,支管下端安装两个由塑料制成的把手7,在把手7内设可捏动的手柄4,手柄4通过钢丝拉线3与支管顶端的双齿环1相连。摘果时,捏动手柄4,外齿环8围绕内齿环转动,内外齿环之间的双齿产生铰力,从而切断果柄,果实沿中空支管2自然下落。沿内衬材料5落入盛放果实的篮子。松开手柄4后,外齿环8在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回归原位。对于生长在需要调整角度进行采摘的果实,可以将金属弹性材料连接管6弯曲,方便采摘不同生长角度的果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映涛,未经任映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47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具有数据传输装置的热饮料制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