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钓鱼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4536.8 | 申请日: | 2013-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6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有强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钩。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鱼钩大多是钩体结构不能活动的单侧的鱼钩,由于这种鱼钩的钩体大小不能改变,所以在钓鱼时,存在嘴大的鱼吞入鱼钩后容易又把鱼钩吐出来而没有勾住鱼的现象,而对于鱼嘴较小的鱼,由于鱼嘴小不能吞入鱼钩,从而出现浮标不动鱼饵已被吃完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钩钩体大小可以改变、大嘴的鱼吞了后不容易脱钩,小嘴的鱼更容易把钩子吞进肚的鱼钩。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钓鱼钩,其包括钩架,所述钩架上端设有穿线孔,还包括活动叉,所述活动叉的一端与钩架的底端铰接,另一端设有倒钩刺,所述钩架的下部设有矩形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部设有导向柱,所述鱼钩还包括一根用于限制活动叉张开角度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设有导向孔,另一端与活动叉的下部铰接,所述导向柱穿过导向孔。
作为优化之一: 所述活动叉的个数为两个且相互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可以活动的活动叉,在上鱼饵时将活动叉闭合,这样就使得小嘴的鱼也容易将鱼钩吞入口中;在鱼将鱼钩吞入口中后只要轻轻一提就能使活动叉向外侧张开,从而勾住鱼嘴可以更好地防止鱼脱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钩架,2、活动叉,3、穿线孔,4、倒钩刺,5、凹槽,6、导向柱,7、导向孔,8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钩架1,所述钩架1上端设有穿线孔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活动叉2,所述活动叉2的一端与钩架1的底端铰接,活动叉2的另一端设有倒钩刺4,所述钩架1的下部设有矩形凹槽5,所述凹槽5的开口部设有导向柱6,所述鱼钩还包括一根用于限制活动叉2张开角度的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一端设有导向孔7,另一端与活动叉2的下部铰接,所述导向柱6穿过导向孔7,所述活动叉2为两个且相互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有强,未经李有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45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