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宇雨水收集与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4045.3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0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姬志刚;赵强;王俊勇;王亚涛;姬志强;贾海亮;李军刚;杜志刚;赵林;郑巍;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姬志刚 |
主分类号: | E03B3/03 | 分类号: | E03B3/03;E03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5 河北省邯郸市雪驰路4***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宇 雨水 收集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与利用装置,尤其是与墙体融合为一体的楼宇雨水收集与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人们节水意识普遍增强,但难见方便、合适的节水器具,雨水在多雨少雨地区都有很大的利用意义,现在很多楼房雨水利用装置设计既复杂、昂贵,又占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楼宇雨水收集与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楼宇雨水收集与利用装置,主要由墙体和储水箱、雨水收集管、引水管、分水管、用水管和雨水汇集管;所述雨水收集管位于楼顶边缘,通过所述引水管与顶层楼房墙体内的储水箱连通;顶层楼房墙体内的储水箱箱体顶部边缘设管口连接分水管,所述分水管连接下一楼房墙体内的储水箱,依此类推,直至一楼;所述用水管开设在每层储水箱的底部;一楼房墙体内的储水箱顶部设雨水汇集管。
雨水从房顶汇集到雨水收集管,经过引水管引入顶楼的储水箱,水满后再经过分水管流入下一层储水箱,依次循环,雨水最后经过雨水汇集管流到小区内雨水汇集池,这样一个完整的高效的雨水收集与利用装置与系统就形成了,雨水少时可满足楼内雨水的利用,雨水多时可以汇集到小区统一管理利用的雨水汇集池。
所述储水箱由内至外包括不锈钢或陶瓷内层、混凝土板层和装饰外层。
所述储水箱为整体生产成型,与周围墙体以预制卡槽和螺丝固定为一个整体,安设在每一楼层的卫生间或厨房任一墙壁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简单、使用方便、高效利用的楼宇雨水收集与利用装置,利用楼房内每层之间的水流落差压力可以实现雨水的高效使用,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不产生附加能源消耗,且经济、方便,普及意义极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楼宇雨水收集与利用装置,主要由墙体1和储水箱2、雨水收集管3、引水管4、分水管5、用水管6和雨水汇集管7;所述雨水收集管3位于楼顶边缘,通过所述引水管4与顶层楼房墙体内的储水箱2连通;顶层楼房墙体内的储水箱2箱体顶部边缘设管口连接分水管5,所述分水管5连接下一楼房墙体内的储水箱2,依此类推,直至一楼;所述用水管6开设在每层储水箱2的底部;一楼房墙体内的储水箱2顶部设雨水汇集管7。
所述储水箱1由内至外包括不锈钢或陶瓷内层、混凝土板层和装饰外层。
所述储水箱1为整体生产成型,与周围墙体1以预制卡槽和螺丝固定为一个整体,安设在每一楼层的卫生间或厨房任一墙壁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姬志刚,未经姬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40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进水阀
- 下一篇:电梯基坑沉井内电梯井回填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