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潜水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3118.7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1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志强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2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水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潜水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潜水泵。
背景技术
潜水泵作为一种泵体和电机皆可浸入水中工作的排水机械,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还可用于喷泉景观,热水潜水泵用于温泉洗浴,还可适用于从深井中提取地下水,也可用于河流、水库、水渠等提水工程。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及高山区人畜用水,亦可供中央空调冷却、热泵机组、冷泵机组、城市、工厂、铁路、矿山、工地排水使用。潜水泵开泵前,吸入管和泵内必须充满液体,开泵后,叶轮高速旋转,其中的液体随着叶片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在泵壳扩散室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加,然后从泵出口,排出管流出。此时,在叶片中心处由于液体被甩向周围而形成既没有空气又没有液体的真空低压区,液池中的液体在池面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入管流入泵内,液体就是这样连续不断地从液池中被抽吸上来又连续不断地从排出管流出。
目前,潜水泵多采用电机与叶轮直接相连接,由于受到泵体径向尺寸的限制,电机尺寸也受到限制,转速较低且不可调,所以潜水泵的工作效率低、应用范围较窄,为了提高潜水泵的工作效率,叶轮数量被增加的较多。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1210440378.4)公布了一种潜水泵,包括电机和密封壳体,该电机的输出轴伸出两侧壳体,分别连接有叶轮,该密封壳体在每个叶轮的轴向上的设有入水口,径向上设有同一个出水口。该潜水泵由于叶轮对称设置,能够增加潜水泵在水底的稳定性,同时提高潜水泵的效率。但是由于该潜水泵在长期使用后,两个叶轮的效率会有所不同,而两个叶轮所对的半个出水口横截面积是固定的,会造成一半个出水口压力过大,另一半个出水口压力较小,从而影响整个潜水泵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潜水泵,该潜水泵能够根据两个叶轮的效率来调节每个叶轮所对出水口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潜水泵,包括圆筒状的壳体,在壳体内固连有电机安装座,电机安装座内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两端均设有叶轮,与叶轮相对的壳体两端壁上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座的外壁上通过销轴铰接有一叶片,所述销轴沿出水孔的直径方向设置且垂直于电机的输出轴。
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座内,对电机起到保护作用;两个叶轮安装在同一个电机的输出轴上,由于对称设置,能够增加潜水泵工作是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叶片将出水孔分隔成两个部分,分别于两个叶轮相对,由于叶片通过销轴铰接,能够以销轴为轴心摆动,同时销轴沿出水孔的直径方向设置且垂直于电机的输出轴,因此当某个叶轮的效率较高,其该侧的压力也就较大,叶片能够向另一侧摆动,从而增加该侧出水孔的出水面积,另一侧减小,提高整个潜水泵的工作效率。
在上述的潜水泵中,所述电机安装座的一侧壁呈矩形,其两相对边沿延伸至壳体的内壁,且该侧壁与出水孔相对,上述的叶片铰接在该侧壁上。该侧壁将壳体分成上下两部分,下方安装电机,上方安装叶片。
在上述的潜水泵中,所述叶片呈半圆形,其半径与壳体内壁的半径一致。避免两个叶轮产生的水流进行对流,减少能力损失。
在上述的潜水泵中,所述出水孔开设在壳体的轴向中部。使得两个叶轮就壳体的内部结构更加对称,增加潜水泵工作时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潜水泵中,所述叶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机械强度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潜水泵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叶片通过销轴铰接,能够以销轴为轴心摆动,因此当某个叶轮的效率较高,其该侧的压力也就较大,叶片能够向另一侧摆动,从而增加该侧出水孔的出水面积,另一侧减小,提高整个潜水泵的工作效率。
2、由于叶片呈半圆形,其半径与壳体内壁的半径一致,因此能够避免两个叶轮产生的水流进行对流,减少能力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潜水泵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潜水泵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壳体;11、进水孔;12、出水孔;2、电机安装座;3、电机;4、叶轮;5、叶片;6、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志强,未经郑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31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