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2773.0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2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志强 |
主分类号: | F16F9/06 | 分类号: | F16F9/06;F16F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当汽车经过颠簸路面的时候,需要通过减震器来进行减震。减震器主要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在关于悬挂系统的改装过程中,硬的减震器要与硬的弹簧相搭配,而弹簧的硬度又与车重息息相关,因此较重的车一般采用较硬的减震器。目前的减震器在安装到车体上后,其减震效果是固定的,车主很难对其进行调节。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1220075869.9)公布了一种汽车减震器,包括外缸体以及安装在外缸体内的内缸体,在所述内缸体与外缸体之间形成有储气腔,在所述的内缸体内设有活塞以及活塞杆,在活塞下面设有底阀,在所述的外缸体的外侧面设有与所述的储气腔相通的充气阀门。该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驾驶员的习惯及喜好随意调整减震器的软硬程度,即通过调压充气阀门向减震器的储气腔填充压缩空气,储气腔所冲的压缩空气压力越高,承受气动底阀变化力越大,反之越小,性能柔和,使得驾驶员驾车更加舒适。但是由于驾驶员并非专业的汽车维修人员,其对汽车部件的了解也有限,若对上述的减震器进行放气操作时,如果气体放的太多,则会使减震器散失减震效果,甚至会损坏减震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减震器,该汽车减震器能够防止驾驶员过度放气,对减震器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减震器,包括一呈筒状的外缸体,在外缸体内设有筒状的内缸体,所述内缸体中插设有一活塞杆,活塞杆的插入端端部固连有一与内缸体内壁配合的活塞,所述活塞与内缸体底面之间还设有压缩阀,压缩阀下方的内缸体壁上开设有一贯穿孔,在外缸体侧壁上开设有一通气孔,通气孔上安装有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通气孔上方的内缸体外壁与外缸体内壁之间还设有一环形浮动塞,该浮动塞套设在内缸体外壁上,所述浮动塞的外周壁上固连有一能够覆盖住通气孔的膜片。
外缸体的内壁与内缸体的外壁之间形成一个腔室,用来储气;压缩阀上方的内缸体内储油,下方储气,并通过贯穿孔与外缸体的腔室相连通;外缸体侧壁上的通气孔用来充放气,从而调节压缩阀下方气体的压力,实现减震器软硬的调节;由于浮动塞设置在通气孔上方,当通气孔放气时,内部气体压力变小,浮动塞下降,浮动塞上的膜片在气体的压力下会覆盖住通气孔,通气孔无法继续放气,避免了减震器因为过度放气而造成损坏;此时对通气孔充气时,气体压力能够将浮动塞向上推动,膜片离开通气孔。
在上述的汽车减震器中,所述膜片呈长条状,并环绕浮动塞的外周面设置,所述膜片的宽度大于通气孔的直径。浮动塞可能会在绕着内缸体转动,因此环绕浮动塞设置的膜片能够时刻起到隔断通气孔的作用。
在上述的汽车减震器中,所述浮动塞与内缸体外壁及外缸体内壁过渡配合。使得浮动塞能够在气体的压力下上下移动,同时实现浮动塞上下气体的压力差。
在上述的汽车减震器中,所述浮动塞的外周壁直径由上往下依次减小。避免浮动塞的外周壁直接对准空气孔,造成通气孔充气时浮动塞无法上升,解除对通气孔的封闭。
在上述的汽车减震器中,所述浮动塞与膜片均采用橡胶材料,所述膜片通过熔接方式固连在浮动塞上。橡胶材料具有弹性,粘接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减震器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浮动塞设置在通气孔上方,当通气孔放气时,内部气体压力变小,浮动塞下降,浮动塞上的膜片在气体的压力下会覆盖住通气孔,通气孔无法继续放气,因此能够避免减震器因为过度放气而造成损坏。
2、由于浮动塞的外周壁直径由上往下依次减小,因此能够避免浮动塞的外周壁直接对准空气孔,造成通气孔充气时浮动塞无法上升,解除对通气孔的封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减震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发大图。
图中,1、外缸体;11、通气孔;2、内缸体;21、贯穿孔;3、活塞杆;4、活塞;5、压缩阀;6、浮动塞;61、膜片;7、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志强,未经郑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2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火炕墙
- 下一篇:一种标准导轨安装式单模块电涌保护器告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