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HySBA+HeDAF污水处理工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2683.1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0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柏永生;郑江;念东;高金华;陈刚新;冯雪菲;甘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排水务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08;C02F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2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hysba hedaf 污水处理 工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污水处理工艺系统集成技术,具体是一种提高复合悬浮载体活性污泥工艺即HySBA污水处理效率和进一步节约占地的方法,特别是在复合悬浮载体活性污泥工艺单元后采用高效气浮即HeDAF作为泥水分离工艺单元,取代传统的沉淀池,形成复合悬浮载体活性污泥加高效气浮即HySBA+HeDAF污水处理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HySBA(HySBA+HeDAF,Hybrid Suspended-carrier Bio-film Activated-sludge+High-efficiency Dissolved Air Flotation)污水处理工艺是为了解决在污水厂升级改造过程中,无法扩大生物处理设施占地的问题,而在活性污泥生物池中投加一定比例的比重接近于水的可以生长生物膜的悬浮载体,从而使活性污泥生物池中保持较高活性生物量,提高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然而,为期一年的较大规模的生产性试验发现,当HySBA的泥水分离系统采用传统二次沉淀池时,在某些运行状态下,会出现以下问题:(1)出水会发现针状絮体,悬浮物逐渐增加,泥水分离效率降低;(2)回流污泥浓度下降,污泥回流效率降低;(3)剩余污泥难于浓缩和脱水,污泥处理系统效率降低。以上问题都会降低系统运行效率,影响系统运行稳定性。分析认为HySBA的污泥沉降性能差是导致泥水分离效率和污泥回流效率下降的直接原因。因此,HySBA的应用方法需要进行革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HySBA+HeDAF污水处理工艺,即复合悬浮载体活性污泥+高效气浮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对HySBA污水处理工艺的泥水分离单元进行优化,采用高效气浮即HeDAF作为泥水分离工艺单元,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系统运行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HySBA+HeDAF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是:设有复合悬浮载体活性污泥生物池和泥水分离气浮池,所述生物池设有污水进口和泥水混合液出口,在该池内设有载体区,该载体区内填充有比重接近于水的悬浮载体,所述生物池底部设有空气进气管和曝气头,所述泥水混合液出口与所述泥水分离气浮池的进口连通;泥水分离气浮池下部设有清水出水口,上部设有浓缩污泥出泥口,该出泥口与储泥池的进泥口连通,储泥池的底部设有污泥排泥口,该排泥口与污泥泵进口连通,污泥泵的出口与三通阀门的入口连通,三通阀门的一个出口与所述生物反应池的污水进口连通,三通阀门的另一出口与剩余污泥的脱水机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污水进水与回流污泥混合后,进入复合悬浮载体活性污泥生物池,回流污泥浓度可稳定在40000mg/L。当污泥回流比为R=0.25左右,R=污泥回流量/污水进水流量,生物池污泥浓度可达到10000mg/L左右。泥水混合液在空气曝气供氧的情况下进行生化反应,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经生化处理完成的泥水混合液进入泥水分离气浮池进行泥水分离。一方面保证较低的出水悬浮物,另一方面使污泥浓缩至40000mg/L。浓缩污泥进入储泥池,储泥池停留时间为20~40分钟,再经污泥回流泵加压,将一部分污泥回流至生物池,另一部分无需浓缩,排至脱水机直接脱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占地更省、脱氮效率更高、泥水分离效率更高、污泥回流效率更高,剩余污泥脱水效率更高,因而更加节能。
2、与HyBAS+传统二沉池工艺相比,占地进一步减小30%~50%;
3、出水悬浮物更低,浊度低于10mg/L,泥水分离效率更高;
4、污泥回流比小,R=0.25以下即可满足运行需要,污泥回流效率更高;
5、剩余污泥无需浓缩,投药量和泥饼含水率更低,脱水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形状不受该示意图的限制,仅形状的改变在不脱离本结构的情况下,仍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排水务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排水务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26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机床用非加工平面钻孔倒角器
- 下一篇:钢包长水口氩气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