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表面温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2475.1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文四名;张鹏;于跃云;闫建业;任淑芳;李英雪;高昌保;何宇颉;韩福泉;范玉涛;翁乙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14 | 分类号: | G01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张少宏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温度传感器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表面温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属于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生产过程中,根据生产需求需要测量、记录管线的温度。由于高压复合管线的材质不适合开孔安装温度测量套管,因此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管卡或铁丝将温度传感器捆绑固定在管线外壁去测量温度。在这种安装方式下温度传感器安装、拆卸都不方便,拆卸时要破坏管线保温材料层,测量误差偏大,并且还容易损坏感温元件。
针对上述采用管卡或铁丝安装固定表面式温度传感器时存在的不利因素,有专利号为CN200920108751.X的表面温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接口、导管、紧箍圈、螺栓、螺母、螺栓孔构成。该固定装置虽然成功的解决了上述不利因素,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该固定装置也有其不足之处:由于现场管线的管径大小不同,因此为了连接紧固需要在现场根据管径确定紧箍圈的实际大小后再打出螺栓固定孔,这样就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装置被使用后其紧箍圈的大小已经固定,只能使用在等于或小于先前管径的管线上,而且在小于先前管径的管线上使用时还得重新打孔,不便于直接利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面温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
一种表面温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包括接口、导管、测温口、紧箍圈和紧箍接头,接口为带有内螺纹的安装接口,接口位于导管上部,导管壁厚为2mm,导管内径为10mm;导管的底部有测温口;测温口长为20mm、宽为10mm;测温口上、下分别连接有上紧箍条和下紧箍条;上紧箍条和下紧箍条组合后就形成紧箍圈;
上紧箍条端部设置有紧箍接头,下紧箍条上设置有丝口;紧箍接头结构内有一根蜗杆被固定在横向金属片内,金属片绕固定点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已有的表面温度传感器固定装置的紧固方式由薄钢片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改进为与喉箍一样通过蜗杆紧固连接的形式,更加适合于现场直接安装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使用过后的装置能不受限制地直接在任何管径的管线上使用,增强了装置的重复使用率,避免了浪费。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管线连接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
一种表面温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由接口1、导管2、测温口3、紧箍圈4、紧箍接头7构成。
接口1为带有内螺纹的安装接口,用于安装固定温度传感器的表头。导管2用于穿插传感器探杆,其长度与使用在该处的温度变送器探杆的插深相同,导管2壁厚为2mm,导管2内径为10mm。导管2的底部开设有使感温元件与管壁接触的测温口3。测温口3长高为20mm,宽为10mm。测温口3上、下分别连接有上紧箍条5和下紧箍条6。上紧箍条5和下紧箍条6组合后就形成紧箍圈4。
上紧箍条5端部设置有紧箍接头7,下紧箍条6上设置有丝口。紧箍接头7结构内有一根蜗杆被固定在横向金属片内,金属片可绕固定点转动。将蜗杆拨到竖直状态时,金属片与上紧箍条5的底面就形成一个空隙,空隙间距大于下紧箍条6的厚度,这样就可方便地将下紧箍条6从紧箍接头7中穿插过去。拉动下紧箍条6可快速调整紧箍圈4的大小,当紧箍圈4的大小调整到与管线8的管径相同时,将蜗杆拨到水平状态,使蜗杆与丝口咬合,就能将装置固定在管线上。再利用工具转动蜗杆使装置与管壁连接更紧固,从而使感温元件与管壁接触更紧密,保障测温效果。
如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24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样品无线测控装置
- 下一篇:金刚石刀头底面磨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