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灶具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2337.3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7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彤;覃德华;张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F23D14/58;F23D14/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灶具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灶具燃烧器。
背景技术
家用燃气灶是一种用本与带的支架支撑烹调器皿,并用火直接加热烹调器皿的燃气燃烧器具。镶嵌在烹调台面上使用的燃气灶则为嵌入式燃气灶,燃烧器是使燃气实现稳定燃烧的装置,为燃气灶的核心零部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燃烧器的种类多种多样。目前嵌入式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分火器底座、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外环火盖通常有一环或多环火焰,通过单一的圆孔、条形孔或T形孔来实现燃烧,出火火焰分散。
由于燃烧器通过单环火对烹调器皿的单个点或通过多环火对烹调器皿的多个点进行加热,燃烧火力不集中,热量流失较大,导致整机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火力更猛、效率更高的灶具燃烧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第一层出火孔和第二层出火孔,其中,沿竖直方向第一层出火孔的出口位置高于第二层出火孔的出口位置,沿径向方向第一层出火孔的出口位置位于第二层出火孔的出口位置的径向外侧,并且第一层出火孔的出口方向沿斜向上方向朝向灶具燃烧器的中心。
进一步地,灶具燃烧器还包括:分火器底座部;外环火盖部,设置在分火器底座部的上端面,外环火盖部与分火器底座部共同形成混气腔;其中,第一层出火孔和第二层出火孔与混气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灶具燃烧器还包括:内环火盖部,与分火器底座部相连接;外环火盖部具有朝向内环火盖部的内环壁,内环火盖部位于内环壁中且与外环火盖部具有间距;其中,第一层出火孔和第二层出火孔均设置在内环壁上,其中,第一层出火孔朝向第二层出火孔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内环壁具有斜面,第一层出火孔的出口设置在斜面上。
进一步地,形成斜面的母线与灶具燃烧器的轴线的夹角为α,其中α=45°。
进一步地,外环火盖部包括:外环火盖部本体;多个斜台,由外环火盖部本体的上端面间隔地凸出所形成,斜台具有朝向内环火盖部并形成部分斜面的斜台斜面;其中,第一层出火孔设置在斜台斜面上。
进一步地,外环火盖部的底壁上具有多个燃烧槽,燃烧槽位于混气腔内,燃烧槽的一端具有出口,多个出口形成第二层出火孔。
进一步地,外环火盖部本体为圆锥台,圆锥台具有朝向内环火盖部的形成部分斜面的圆锥台斜面;圆锥台斜面远离斜台的一端具有朝向背离内环火盖部方向的折边,第二层出火孔设置在折边上。
进一步地,燃烧槽相对于外环火盖部的母线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燃烧槽的一端的出口呈梯形,每个燃烧槽的另一端还具有入口。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灶具燃烧器,包括:第一层出火孔和第二层出火孔,其中,沿竖直方向第一层出火孔的出口位置高于第二层出火孔的出口位置,沿径向方向第一层出火孔的出口位置位于第二层出火孔的出口位置的径向外侧,并且第一层出火孔的出口方向沿斜向上方向朝向灶具燃烧器的中心。第一层出火孔的出口方向沿斜向上方向朝向灶具燃烧器的中心,从第一层出火孔的出口出来的火焰易于对准器皿,从第二层出火孔的出口出来的火焰向上燃烧,两层火焰的火力更易一起集中在器皿上,火力集中可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灶具燃烧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燃烧火力不足、热量流失较大导致整机效率不高的问题,达到了火力更猛、效率更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甲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灶具燃烧器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灶具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灶具燃烧器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外环火盖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外环火盖的左视图;
图6示出了图5的A-A向剖面图;以及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外环火盖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灶具燃烧器。灶具燃烧器包括第一层出火孔21和第二层出火孔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23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乏气流化褐煤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循环流化床热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