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吸瘪手动输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2257.8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1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马金荣;吴纪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9/14 | 分类号: | F04B9/14;F04B53/00;F02M3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吸瘪 手动 输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燃油系统领域,更准确地说是涉及车辆燃油系统中使用的一种手动输油泵。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车辆燃油系统中,手动输油泵得到广泛的运用。图1给出了车辆燃油系统油路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手动输油泵安装在燃油滤清系统和喷油系统之间。燃油从油箱依次经燃油滤清系统的油气分离器和精滤器后,通过手动输油泵进入喷油系统。
而在目前的市场中,气囊式手动输油泵是手动输油泵的一种主要形式。气囊式手动输油泵的主体部件(即泵体)为橡胶气囊,通过人工按压并在橡胶弹性的反复作用下进行工作。这种手动输油泵结构相对简单,操作空间较小,人机程度高,便于操作。
但是,目前的气囊式手动输油泵也存在着一个重要缺陷。当车辆经长里程行驶后,随着发动机运转,燃油中所含杂质将在燃油滤清系统中缓慢沉积,并使得燃油通过面积逐渐减小、油路中负压逐渐增大。待负压增大至特定值后,如不及时进行保养措施,气囊式手动输油泵的泵体将逐渐吸瘪,极限情况下会被完全吸瘪。此时,气囊式手动输油泵将无法正常供油并使油路断路,最终会导致发动机熄火。因此,目前的气囊式手动输油泵存在着明显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气囊式手动输油泵存在着明显的安全隐患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吸瘪手动输油泵,该防吸瘪手动输油泵能够在泵体出现吸瘪现象后防止泵体的进一步变形,从而避免了无法正常供油的安全隐患。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防吸瘪手动输油泵,包括泵体、进油接头、回油接头、第一伞形阀座、第二伞形阀座、第一伞形阀、第二伞形阀、衬管,其中进油接头安装在泵体上端,回油接头安装在泵体下端,第一伞形阀座设置在泵体上端内部并与进油接头相连通,第二伞形阀座设置在泵体下端内部并与回油接头相连通,第一伞形阀安装在第一伞形阀座内,第二伞形阀安装在第二伞形阀座内,衬管安装在泵体内部与第二伞形阀座相连通,衬管呈中空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衬管设有若干个开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衬管上的开孔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在手动输油泵的泵体内部增加一段中空衬管。在油路负压增大、泵体开始出现吸瘪现象后,衬管将对泵体起到支撑作用,阻止其进一步的变形,并作为油路的一段通路实现供油,避免油路断油,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衬管上密布的圆形孔,可在按压手动输油泵过程中尽快排净空气, 提高工作效率,并在泵体开始出现吸瘪现象时起到旁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燃油系统油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吸瘪手动输油泵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防吸瘪手动输油泵的结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防吸瘪手动输油泵,包括泵体2、进油接头1、回油接头6、第一伞形阀座7、第二伞形阀座8、第一伞形阀4、第二伞形阀5、衬管3,其中进油接头1安装在泵体2的上端,回油接头6安装在泵体2的下端,第一伞形阀座7设置在泵体2的上端内部并与进油接头1相连通,第二伞形阀座8设置在泵体2的下端内部并与回油接头6相连通,第一伞形阀4安装在第一伞形阀座7内,第二伞形阀5安装在第二伞形阀座8内,衬管3安装在泵体2的内部与第二伞形阀座8相连通,衬管2呈中空状。
使用时,按压手动输油泵,回油接头6处的第二伞形阀5打开,进油接头1处的第一伞形阀4关闭,空气被压出手动输油泵。放开手动输油泵后,泵体2回弹使回油接头6处的第二伞形阀5关闭,进油接头1处的第一伞形阀4开启,燃油被吸入泵体2,反复操作直至空气被完全排出,燃油充满泵体。发动机启动后,会产生很强的吸力,第一伞形阀4、第二伞形阀5将全部打开,燃油持续流经手动输油泵。
当车辆长期行驶后,如油路负压增大,泵体2开始出现吸瘪现象。此时,衬管3将对泵体2起到支撑作用,阻止其进一步的变形,并作为油路的一段通路实现供油,避免油路断油,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衬管3还可设有若干个开孔,开孔可以为圆形。这些圆形孔可在按压手动输油泵过程中尽快排净空气, 提高工作效率,并在泵体2开始出现吸瘪现象时起到旁通作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任何等效变化或润饰,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22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制冷剂回收机
- 下一篇: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