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水沥青道路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1018.0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7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沈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峻 |
主分类号: | E03F5/00 | 分类号: | E03F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汪明曙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沥青 道路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透水沥青道路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国家的《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2012中规定,我国的市政道路和高速公路将大面积地铺设透水沥青路面,道路两边大多具有高出路面的路缘石。为了解决路面排水问题,在道路两边间断设置雨水井,将路面积水及时排入雨水井内。在现有技术中,原先是路面中间高于两边,向道路两侧略微下倾并在道路两边设排水沟,其后通过路缘石设置暗排水通道,结构各异,但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及排水效果不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便利和排水效果好的透水沥青道路排水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透水沥青道路排水装置,该装置在道路两边沿道路方向设有排水管2,排水管2是由多个中间带有相同弧度的半圆形缺口的上混凝土制件1a、下混凝土制件1b之缺口彼此相对叠加并经纵向对接而构成,透水的上混凝土制件1a、不透水的下混凝土制件1b紧靠路缘石4排列,两制件的带缺口面彼此相贴合,上混凝土制件1a的上方与防水层6平齐,上混凝土制件1a和下混凝土制件1b的结合面与粗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层8和混凝土基层9的结合面相接,排水管2的两端与路面两边分布的雨水井10相连并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上混凝土制件1a的带缺口面是向下突起的锥形面,下混凝土制件1b是内凹相同角度的凹面,上混凝土制件1a和下混凝土制件1b的结合面自周边至中间向下倾斜,便于收集雨水,可以提高路面排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混凝土制件1a和下混凝土制件1b的宽度为40~60cm,厚度为20~40cm,长度为250~350cm,排水管2的直径为40~70mm,可以满足各种道路的路面排水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下混凝土制件1b与上混凝土制件1a的结合面、下混凝土制件1b的半圆形缺口具有防水涂层3,可以避免排水管2内的水流失,以便全部收集到雨水井10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排水效果好,造价低等明显的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A剖面结构及与雨水井10连接示意图。
图1~2中:1a是上混凝土制件,1b是下混凝土制件,2是排水管,3是防水涂层,4是路缘石,5是细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层即路面层,6是防水层,7是中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层,8是粗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层,9是混凝土基层即路基,10是雨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在道路两边沿道路方向设有排水管2,排水管2是由多个中间带有相同弧度的半圆形缺口的上混凝土制件1a、下混凝土制件1b之缺口彼此相对叠加并经纵向对接而构成,透水的上混凝土制件1a、不透水的下混凝土制件1b紧靠路缘石4排列,两制件的带缺口面彼此相贴合,上混凝土制件1a的上方与防水层6平齐,上混凝土制件1a和下混凝土制件1b的结合面与粗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层8和混凝土基层9的结合面相接,排水管2的两端与路面两边分布的雨水井10相连并相通;图1中,上混凝土制件1a的带缺口面是向下突起的锥形面,下混凝土制件1b是内凹相同角度的凹面,上混凝土制件1a和下混凝土制件1b的结合面自周边至中间向下倾斜;下混凝土制件1b与上混凝土制件1a的结合面、下混凝土制件1b的半圆形缺口具有防水涂层3;另外,细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层5、上混凝土制件1a与路缘石4的结合面也具有防水涂层,图中所示的上混凝土制件1a和下混凝土制件1b的宽度为40~60cm,厚度为20~40cm,长度为250~350cm,排水管2的直径为40~70mm。
参照图2,排水管2的两端与路面两边分布的雨水井10相连并相通,雨水井10的上方与细粒透水沥青混凝土层5路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峻,未经沈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10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水沥青道路排水装置
- 下一篇:低阻管式自动密闭器、积水排出器和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