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连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1004.9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3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昕芙旎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7/14 | 分类号: | F16D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连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根据是否处于励磁状态而在作用有制动力的状态(能够传递制动扭矩的状态)与未作用有制动力的状态之间切换、或在能够传递旋转扭矩的状态与无法传递旋转扭矩的状态之间切换的电磁连结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有如下等的电磁连结装置:在无励磁状态下利用弹簧等的施加力或永久磁体的力作用有制动力的无励磁工作型制动器、在励磁状态下利用磁性吸引力作用有制动力的方式的励磁工作型制动器,或在无励磁状态下利用弹簧等的施加力或永久磁体的力传递旋转扭矩的无励磁工作型离合器、或在励磁状态下利用磁性吸引力传递旋转扭矩的励磁工作型离合器。
在上述各种电磁连结装置中,在轴的外周面上以能够与该轴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有轮毂,若为制动器,则通过花键结合(花键卡合)在该轮毂上组装制动盘,若为离合器,则通过花键结合在该轮毂上组装离合器片。上述制动盘、离合器片在组装于轮毂的状态下无法在轴的轴向上移动,具有位于沿轴的轴向与上述制动盘或离合器片等的盘(以下称作“固定盘”)相对的位置的衔铁、离合器片等的盘(以下称作“可动盘”)的电磁连结装置构成为,通过相应于励磁状态使可动盘沿轴的轴向移动,能够切换在固定盘与可动盘之间传递制动扭矩或旋转扭矩(以下,简单地总称作“扭矩”)的状态和不能传递扭矩的状态(作为对制动盘与轮毂进行花键结合的一例,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12100号公报
固定盘相对于轮毂的组装是通过将圆环状的固定盘从轮毂的插入端侧插入并使形成于固定盘的内周面的盘侧花键齿与设置于轮毂的外周面的轮毂侧花键齿相互啮合来进行的。而且,为了防止、抑制在使花键齿彼此相啮合的状态下作为电磁连结装置实际使用时(运转时)在花键结合部分产生不需要的晃动,以尽可能缩小花键齿彼此间在花键结合部分周向上的间隙(侧隙)的方式设定各花键齿的形状。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固定盘相对于轮毂的组装是通过手工作业来进行的。具体地说,在将未旋转的固定盘相对于未旋转的轮毂保持为花键齿彼此啮合的预定姿势(旋转角度、径向的位置)的状态下将该未旋转的固定盘插入该未旋转的轮毂而使花键齿彼此相啮合,从而固定盘被以能够与轮毂一体旋转的方式组装于轮毂。
但是,由于如上所述那样以尽可能缩小花键齿彼此间在周向上的间隙(侧隙)的方式设定各花键齿的形状,因此,若进行将固定盘组装于轮毂的作业时固定盘与轮毂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与预定的安装角度不同、或固定盘与轮毂之间的径向相对位置与预定的安装位置不同,则会导致固定盘的花键齿与轮毂的花键齿以在插入方向上并排的状态相抵接或以在径向上错开的状态相抵接。在可能产生这种情况的现状中,难以使将固定盘组装于轮毂的作业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着眼于这样的问题而做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顺利并且恰当地进行将固定盘组装于轮毂的作业从而能够使该组装作业自动化的电磁连结装置。
即,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连结装置,其包括:轮毂,其以能够与轴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于轴;固定盘,其在沿轴的轴向从轮毂的插入端侧插入并通过花键结合组装于该轮毂的状态(组装状态)下不能沿轴的轴向移动;可动盘,其能够沿轴的轴向相对于固定盘进行接触/分离动作;以及电磁接触/分离部件,其使固定盘与可动盘相互接触/分离;该电磁连结装置利用电磁接触/分离部件使可动盘按压于固定盘而在轮毂侧固定盘与可动盘之间实现扭矩传递。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连结装置的具体例,能够列举出无励磁工作型制动器、励磁工作型制动器、无励磁工作型离合器、励磁工作型离合器。另外,“按压”意指在相接触的状态下推压。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电磁连结装置的特征在于,在轮毂的外周面上,沿周向形成有多个能够与形成于固定盘的内周面上的盘侧花键齿进行花键结合的轮毂侧花键齿,至少一个轮毂侧花键齿包括花键齿主体和插入引导部,该花键齿主体在组装状态下与在周向上相邻的盘侧花键齿相啮合,该插入引导部设置于与花键齿主体连续并且比花键齿主体靠插入端侧的位置,插入引导部构成为具有在轮毂的径向上倾斜的径向倾斜面和在轮毂的周向上倾斜的周向倾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昕芙旎雅有限公司,未经昕芙旎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10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不覆膜编织袋的给袋包装机
- 下一篇:一种沙棘原汁去除油脂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