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耕掘根起膜两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0591.X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1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书 |
主分类号: | A01B49/02 | 分类号: | A01B49/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建武 |
地址: | 8430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耕掘根起膜 两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薄膜残膜回收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旋耕掘根起膜两用机。
背景技术
为了保水、保墒、增温,目前农用薄膜使用较为广泛,将近百分之九十的农作物种植使用了覆膜种植,大量使用农用薄膜的耕地在平整时,需要清理露出地面或埋在土壤中的农膜残片,由于这些材料不能自然降解,既影响耕种又污染环境,需要清理干净,由于作物生长周期长和气候问题,多数是在第二年春季揭膜,无论人工搂耙还是机械搂耙,残膜拾净率最高仅能达到百分之六十,由于土地长期使用覆膜种植,造成残膜污染土壤严重,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目前一般采用人工收集、清理的方式,掘出的残膜易于破碎,其不但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功效非常低,而且残膜的拾净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耕掘根起膜两用机,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土壤中残膜回收存在的掘出的残膜易于破碎、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拾净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旋耕掘根起膜两用机,包括机架、牵引架、传动装置、可调限深装置、挖掘装置和拨动装置,机架的前端固定有能够与拖拉机相连接的牵引架,机架的前部安装有能够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的传动装置,机架的前部安装有可调限深装置,机架的后部安装有能够进行旋耕作业或者挖掘作物残根残膜的翻土装置,对应翻土装置上方的机架上安装有能够将所掘出的泥土或残根残膜抛向机架后方的拨动装置,翻土装置和拨动装置与传动装置相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机架的前部左右两边分别可安装有可调限深装置,可调限深装置可包括限深架安装座、U形螺栓、可调限深轮架、锁定螺栓、限深轮轴和限深地轮;限深架安装座通过U形螺栓固定安装在机架的前端,限深架安装座上有沿上下方向的安装座孔,限深架安装座上有沿水平方向且贯穿安装座孔的锁定栓孔,可调限深轮架的上部有不少于两个的轮架锁定孔,可调限深轮架上部套装在安装座孔内并通过穿过锁定栓孔和轮架锁定孔的锁定螺栓固定安装在限深架安装座上,可调限深轮架的下部通过限深轮轴安装有限深地轮。
上述传动装置可包括变速箱、传动轴、齿轮箱、主动轮轴、传动轮轴、上驱动轮轴、下驱动轮轴、主动齿轮、传动齿轮、上驱动齿轮和下驱动齿轮;机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变速箱,变速箱的前部有能够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的动力输入轴,变速箱的右部有变速输出轴;机架的右部安装有齿轮箱,齿轮箱内部由上而下依次通过轴承安装有主动轮轴、传动轮轴、上驱动轮轴和下驱动轮轴,在主动轮轴、传动轮轴、上驱动轮轴和下驱动轮轴上依次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传动齿轮、上驱动齿轮和下驱动齿轮;变速输出轴右端通过第一万向节与传动轴左端相连接,传动轴右端通过第二万向节与主动轮轴左端相连接,主动齿轮的下部轮齿与传动齿轮的上部轮齿相啮合,传动齿轮的下部轮齿与上驱动齿轮的上部轮齿相啮合,上驱动齿轮的下部轮齿与下驱动齿轮的上部轮齿相啮合,上驱动齿轮与拨动装置相连接并能够带动其转动,下驱动齿轮与翻土装置相连接并能够带动其转动。
上述机架可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横梁、右横梁、左侧板和右侧板,前横梁和后横梁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横梁的前后两端,前横梁和后横梁的右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右横梁的前后两端,左横梁和右横梁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左侧板和右侧板,拨动装置和翻土装置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并能够转动;牵引架包括左牵引板、右牵引板、左斜拉板和右斜拉板,左牵引板和右牵引板的上部连接在一起并固定有上牵引座,左牵引板和右牵引板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前横梁的左前部和右前部,左斜拉板的上端固定在上牵引座左部,左斜拉板的下端固定在左横梁中部,右斜拉板的上端固定在上牵引座右部,右斜拉板的下端固定在右横梁中部,左牵引板下端固定有左牵引座,右牵引板下端固定有右牵引座,上牵引座、左牵引座和右牵引座上分别安装有能够与拖拉机后部相连接的上牵引销、左牵引销和右牵引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书,未经张朝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05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