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旋喷中空加固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0341.6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0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昊;宁永升;冯树荣;钟筱贤;陈洪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E02D5/4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李发军 |
地址: | 41001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中空 加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旋喷中空加固管桩,主要适用于处理深度小于20m的软基。
背景技术
高压旋喷法是软基加固处理中富有生命力的一种新方法,主要利用高喷灌浆机将高喷灌浆管沉入地下预定深度,然后将水泥浆高压旋转喷入土层与土体混合,形成连续搭接的水泥加固体。这种方法施工效率极高,尤其适用于第四纪的冲积层、洪积层、残积层及人工填土等软弱土层的加固,已越来越被人们广泛使用。但高压旋喷桩对于纤维质多且密的腐殖土、淤泥土,往往成桩后桩径较小、强度较低,在基础沉降控制和抗滑稳定等方面存在不足。
为大幅度提高桩体的整体强度和抗剪能力,可尝试将钢管沉入旋喷桩内联合受力的处理措施。
现有的高压旋喷中空加固管桩的钢管与旋喷体间存在空隙,导致粘结效果差。即使后期不惜成本重新注浆,也会由于施工冷缝的存在,降低高压旋喷钢管桩的整体强度。因此,旋喷桩+钢管桩在地基加固中很少使用,且难以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高压旋喷中空加固管桩中钢管与旋喷体间粘结效果差,钢管桩的整体强度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高压旋喷中空加固管桩,该高压旋喷中空加固管桩将中空加固管与高压旋喷体有效粘结成整体,并将中空加固管伸入基岩,形成稳定性高的桩体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压旋喷中空加固管桩,包括主体置于软基内的高压旋喷桩体,其结构特点是,所述高压旋喷桩体的底端位于基岩分界线处,该高压旋喷桩体的顶端位于地面以上;所述高压旋喷桩体内竖向设有至少一根中空加固管,该中空加固管的底端伸出高压旋喷桩体并位于基岩分界线以下。
由此,本实用新型采用振冲法将中空加固管与高压旋喷体有效粘结成整体,并将中空加固管伸入基岩内,中空加固管与旋喷体间粘结效果好,并形成稳定性高的桩体结构。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所述高压旋喷桩体的顶高程高于地面0.3m以上,以便后期去除桩体顶端的浮浆,除去桩体薄弱部位,进一步地提高桩体强度。
为了进一步增强中空加固管与旋喷体间的粘结效果,提高桩体的强度,在步骤3)中,所述中空加固管的底端低于基岩分界线至少0.2m。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中空加固管优选为钢管。本实用新型用于处理的所述软基深度小于20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显著提高了桩体的强度;钢管与旋喷桩间不存在空隙,保证了振冲高压旋喷钢管桩的粘结效果,显著提高了桩体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
1-高喷灌浆机; 2-高喷灌浆管; 3-地面线; 4-凿除浮浆;
5-高压旋喷桩体; 6-软基; 7-基岩分界线; 8-中空加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压旋喷钢管桩,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置于软基7内的高压旋喷桩体5,所述高压旋喷桩体5的底端位于基岩分界线7处,该高压旋喷桩体5的底端位于地面以上;所述高压旋喷桩体5内竖向设有至少一根钢管8,该钢管8的底端伸出高压旋喷桩体5并位于基岩分界线7以下,所述高压旋喷桩体5的顶端高于地面0.3m。所述钢管8的底端低于基岩分界线0.2m。
以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该电站下水库均质土坝坝顶高程24.4m,库底高程-2.0m,正常蓄水位高程19.0m,死水位高程0m。
坝基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上部粉质粘土厚2.0~5.0m,淤泥质粘土厚0~8.0m不等,砂卵砾石层厚2.20~5.50m。淤泥质土分布高程7.0~15.0m,位于库水位以下,均质土坝靠北侧约350m长左右一带淤泥质粘土较厚,为3~8m。
根据工期紧张和现场地层情况复杂等因素的考虑,采用了振冲高压旋喷钢管桩的施工方法,大幅度地提高了旋喷桩的整体强度和抗剪能力,根据现有的土坝监测成果,参建各方认定能满足蓄水后安全运行的要求。
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利用高喷灌浆机喷射水泥浆成桩。高压旋喷灌浆顶高程应高于地面0.3m,以便后期砍掉桩头的浮浆,除去桩体薄弱部位。高压旋喷灌浆底高程至基岩分界线。
2)利用原来的喷浆系统,将待沉入的钢管用变径连接管(如图3所示,此变径连接管两端分别能套进高喷灌浆管及钢管)与高喷灌浆机的高喷灌浆管绑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03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乌贼强化标记标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极片卷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