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试管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9837.1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5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辰;姜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民族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L9/06 | 分类号: | B01L9/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地址: | 1166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中保护试管的器材,尤其涉及一种试管套。
背景技术
在实验中,经常需要将一个试管内的反应试剂倒入另一个试管中,在倒入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溢出的现象。或者在使用滴定管将反应产物滴入试管内,如果手不小心颤抖,导致试剂滴到试管壁外侧,导致反应试剂剂量不足和试剂不能垂直滴到试管底部的问题,导致浪费的现象。而且大多数的药品具有腐蚀性、污染性、不仅对人们的皮肤有伤害,而且会污染环境。现有技术中的试管套,大多数只具有将试管套住使试管牢固的功能,没有考虑到在使用时反应产物伤害到人们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试管套,包括透明的试管套本体,所述试管套本体的一端具有与滴定管配合使用的孔I,所述试管套本体的另一端具有与试管配合使用的孔II,所述孔I与孔II相通。
所述试管套本体与滴定管配合使用的一端具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孔II相通。
所述孔I和孔II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滑球。
所述试管套本体与滴定管配合使用的一端具有盖,所述盖与试管套本体活动连接。
所述试管套本体的侧壁上具有刻度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试管套,通过一种简单的结构使滴定管内的试剂充分的滴入试管内,使试剂被充分的利用,而且避免了反应产物伤害到人们的现象。由于其结构简单,不仅便于生产,而且成本非常低廉适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试管套本体;2.孔I;3.孔II;4.通孔;5.盖;6.防滑球;7.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试管套,具有孔I2和孔II3,孔I2和孔II3相通,在使用时,将滴定管插入孔I2内,将试管插入孔II3内,使滴定管的试剂可以滴入试管内。
如图2所示,是试管套与试管配合使用的主视图,在试管套本体1上具有多个通孔4,由于许多实验反应会产生气泡、等气体,利用该通孔可以使气体排出。
进一步的,孔I2和孔II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滑球6,该防滑球可以增大试管与试管套、滴定管与试管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的作用。
进一步的,试管套本体1与滴定管配合使用的一端具有盖5,盖5与试管套本体1活动连接。当有些实验反应产生对人们身体有害的气体时,人们在将滴定管内的试剂滴入试管后,可以立刻将盖5盖在试管套本体1上,充分保证了实验人员的安全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试管套本体1的侧壁上具有刻度线7。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试管套,不仅保证了试管的结构不被破坏,并且可以将反应试剂安全的滴入试管内,并且避免了反应产物伤害到实验人员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民族学院,未经大连民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98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铰链组合机销轴运行推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检验药物溶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