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表流量计量校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9318.5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8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新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新力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表 流量 计量 校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表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表流量计量校验装置。
背景技术
水表(包括家用水表)作为计量结算仪表,根据国家规定在制造完成后必须按照相关检定规程逐台进行检定,检定项目通常包括常用流量、分界流量和最小流量等。因水表在使用中的流量和流速不确定、经常变化,所以为保证水表的计量准确,在出厂校准时一般采用在不同流速下流过水表一定的流量来校验水表的准确度。
目前使用的检定设备一般包括用来监测流速的转子流量计、用来调节流速的阀门以及用来计量流过水表流量的标准容器等,标准容器是按照检定流速的要求计算出所需要流过的流量制作而成。为工作方便,一个流量点的检测对应一个标准容器,所以目前的水表检定装置一般都有三个标准容器(常用流量、分界流量和最小流量)。因标准容器一经制造完成便决定了它的计量范围,所以想要改变它的计量值是非常麻烦或是不可能的(例如增加计量的水量),同时,标准容器的占地面积大,给水表的检定带来不便。由于目前水表生产厂对出厂水表的校验工作主要包括装、卸水表,调整流速,监视水位和记录水表数据等环节,通过人工来实现水表检定过程的数据记录和流量调整,一个检定周期所需时间大约20~30min,平均每台水表的检定时间4~6min,一个操作工只能照看一个校验台,如此计算一个操作工8小时可以检定120台水表。对于一个年产200~300万台水表的企业,水表的检定设备一般都在70~80台左右,检定工人100人左右,以目前的检定方式,不仅劳动强度高,效率也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表流量计量校验装置,其与外部工控计算机结合可自动完成水表校验环节的流速、流量调节和控制工作,取代了目前设备中的转子流量计、阀门和标准容器等装置,可以按照需要自由设定流速和流量;此外,该装置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可方便操作工人对多台校验台工作巡回照看且不必留守在校验台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本实用新型水表流量计量校验装置包括:往复活塞式流量计,其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与往复活塞式流量计连接的控制组件;以及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的进水管和出水管。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机保护罩;安装于电机保护罩内的同轴光电编码器;以及安装于电机保护罩内的步进电机,其具有第二伸出轴。
优选地,所述往复活塞式流量计还具有第一伸出轴,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二伸出轴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水表流量计量校验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出水管上的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步进电机为脉冲式步进电机。
优选地,所述同轴光电编码器包括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水表流量计量校验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水表流量计量校验装置通过设置控制组件,实现了对水流流速、流量的控制和调节,取代了目前设备中的转子流量计、阀门和标准容器等装置,可以按照需要自由设定流速和流量,自动完成流量调整和水位监视工作;
2)本实用新型的同轴光电编码器通过光电转换将步进电机第一伸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和/或数字量等转角信号并输出给外接工控计算机,便于计算机的控制;
3)本实用新型的往复活塞式流量计在换向阀的配合下依次不断地将水流吸入各气缸并排向出口,原理简单清楚,操作方便;
4)本实用新型水表流量计量校验装置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减轻了传统工艺中造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操作的准确性,减少了人为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表流量计量校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往复活塞式流量计;11-进水口;12-出水口;13-第一伸出轴;21-同轴光电编码器;22-步进电机;221-第二伸出轴;23-电机保护罩;3-联轴器;4-进水管;5-出水管;6-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表流量计量校验装置包括:往复活塞式流量计1,其具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与往复活塞式流量计1连接的控制组件;以及分别与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连接的进水管4和出水管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新力,未经周新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93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