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接式回转窑大齿圈切向弹簧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8434.5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0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宋富强;王玮钊;李振合;白海亮;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20 | 分类号: | F27B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地址: | 0561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回转 窑大齿圈切 弹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炉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焊接式回转窑大齿圈切向弹簧板。
背景技术
用于活性石灰和冶金球团的回转窑,大齿圈切向弹簧板与筒体的联接通常采用螺栓连接或螺栓连接+焊接结构。由于螺栓数量较多(共约168个),加工误差导致螺栓孔对中难度较大,而且也给整圈12个弹簧板进行整体轴向位置调整带来极大困难。若采用预制螺栓孔,则现场对接时困难较大,因此往往采用现场配钻的方式加工弹簧板上的螺栓孔,但这都极大增加了现场施工难度和现场加工工作量。随着焊接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尝试纯焊接的联接结构,实践证明,只要严格遵循焊接工艺、控制焊接质量,纯焊接结构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回转窑在运转过程中,尤其是启停时,弹簧板的受力是极不稳定且正负交替变化的,弹簧板在和筒体连接部分时而贴紧筒体,时而张开筒体连接处,这样,弹簧板和回转窑筒体接触部位的过渡处,就处在交变的张开应力的作用下,纯焊接结构长期运行在交变张开应力下极易开裂,运转过程中甚至可能造成大的事故。
原弹簧板本身存在结构缺陷:焊接部位结构单一,没有对大小受力部位进行区分和分别对待;没有明显焊接截止点,若焊接到贴合部位截止点时交变力易导致焊缝开裂;贴合部位和非贴合部位连接处,没有应力过渡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接式回转窑大齿圈切向弹簧板,它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弹簧片和大齿圈连接端,弹簧片的下端与大齿圈连接端固定,弹簧片从下端至上端依次有拉伸段、弯曲段和焊接段,焊接段上有焊接断点标示线和焊接截止线,方便焊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1)、根据使用过程中受力情况,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焊接段采用梯形,其它部位依次变窄,即可以提高焊接的可靠性,又能使弯曲段和拉伸段承受相应的交变应力和拉力。2)、设置明显的焊接断点线和截止线,方便焊接,防止过位置焊接导致交变张开应力对受力焊缝造成连续破坏。4)、弹簧片的焊接段与弯曲段采用圆弧过渡,使焊缝所承受的张开冲击力尽量小。5)、拉伸段较窄、较长,有利于弹簧片弹性变形吸收应力,减少冲击。6)、弹簧片焊接段分成四段,分别同回转窑筒体施焊,可以避免产生焊接应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弹簧片1和大齿圈连接端2,弹簧片1的下端与大齿圈连接端8固定,弹簧片1从下端至上端依次有拉伸段3、弯曲段4和焊接段6,焊接段6上有焊接断点标示线7和焊接截止线8,方便焊接,防止过位置焊接导致交变张开应力对受力焊缝造成连续破坏。
所述的弹簧片1的焊接段为梯形。
所述弹簧片1的焊接段6与弯曲段4的连接处有向焊接段6凹陷的圆弧5,使焊缝所承受的张开冲击力尽量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分别与回转窑筒体9和大齿圈焊接固定.易于实现轴向调整,并可先点焊固定,待调整完成后再最终焊接。大大减少了弹簧板的现场安装难度,提高了安装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84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结机台车箅条粘料检测装置
- 下一篇:出水口矿热炉铜水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