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交换器除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8363.9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3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薛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振峰 |
主分类号: | F28G7/00 | 分类号: | F28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除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尤其是一种热交换器除垢装置。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具有水冷的功能,常装设于冷气机、冷冻机或冷藏机等内部,位于冷却机中的热交换器内设有许多相通的管路,使水能于管路内流通,再借由管路内的水循环,将气态冷媒释放的热能排出,达到散热的目的。
然,空气及水中含有杂质,当水冷却后许多杂质会形成水垢附着于管路上,尤其以冷却机的进水口最为严重,经过日积月累,常会造成管路的内壁形成层层水垢,而这些水垢严重堵塞管路时,会导致水流通缓慢,促使冷却机的热交换器效能降低,冷却效果不佳,连带影响冷气机、冷冻机或冷藏机等的零件,使用寿命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除垢装置,具体的说是将一个振荡装置装设于热交换器的进水口,利用超音波的振荡,使水垢受振荡后从管路内壁剥离并排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除垢装置,具体的说是将振荡装置装设于热交换器的进水口,利用超音波的振荡,使水垢受振荡后从管路内壁剥离并排出。其主要由一马达及一振荡器所组成振荡装置,再将振荡装置套设于热交换器的进水口外环,而能借由启动马达使振荡器产生强力的超音波振荡,带动热交换器的管路振动,可使附着于管路上的水垢受振动后剥离出,再将水垢借由管路内的进出水流的循环而流动,并经过滤后排出,使热交换器不会残留水垢,能使管路较为畅顺流通,达到较佳的使用效能。
所述热交换器的后盖内部也增设一振荡装置。能使热交换器的前盖及后盖同时产生超音波震荡,促使前后端的管路皆受震荡,并借由较大范围的震荡,能将管路内壁附着已久的水垢震碎剥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能将热交换器管路的水垢彻底排出,不会残留于管路内,使热交换器达到较佳使用效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除垢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除垢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中 1. 振荡装置 ,2. 马达,3. 振荡器 ,4. 前盖,5. 进水口,6. 套筒 ,7. 后盖 ,8. 管路,9. 冷媒管,10. 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除垢装置,主要由一马达2及一振荡器3组成振荡装置1,再将振荡装置1套设在前盖4的进水口5外环,并于套筒6的后端套设一后盖7,而组成一个热交换器,使水由进水口5流入套筒6下方的管路8,能将冷媒管9产生的热能经由水循环于管路8进行散热,而管路8循环至后盖7时,即会沿着上方管路8回流至前盖2的出水口10排出。
在使用时,可利用启动位于进水口5的振荡装置1,使进水口5受振荡,同时带动热交换器的管路8一起振动,促使附着于管路8内壁的水垢借由超音波振荡而剥落,再顺着管路8内的水循环,使水垢由出水口10送出,并经由水循环后过滤排出,能将水垢确实排出不会残留于管路8内,而能保持管路8的水流畅通,进而提升热交换器的效能。
另外,为加速清除水垢,可于热交换器的后盖7增设一振荡装置1,如图2所示,而能使热交换器的前盖4及后盖7同时产生超音波震荡,促使前后端的管路8皆受震荡,并借由较大范围的震荡,能将管路8内壁附着已久的水垢震碎剥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振峰,未经薛振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8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