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铆压接线端子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8167.1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0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加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强力巨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钟毅虹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端子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工工装。
背景技术
在对产品进行厂内通电测试时,必须要给产品提供电源且导电的过程当中需要接线端子导通电源。传统制作接线端子的方法是,手拿剪好的线头,把端子插入配合已剪好的线头处,右手拿钳子,利用钳子夹口的位置对准端子处,施力夹紧直至端子与线头变形牢固可靠,这样接线端子就制作完成,使端子与电线夹紧不脱落,这种制作方法效率低下,劳动强度高,制作出来的接线端子不一致,无明确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铆压接线端子工装,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使接线端子的制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产品标准统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铆压接线端子工装,其特征在于: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可上下移动,下模固定,下模的上表面为二阶台阶面,二阶台阶面的低面上设有数个铜片定位杆,二阶台阶面的高面上设有与铜片定位杆数目相同且位置与铜片定位杆对应的凹槽状的铆压放置区,上模在对应每个铆压放置区的位置设有一个向下凸起的上模铆压区。
上模铆压区的表面设有间隔的凸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铆压接线端子工装解决了手工挤压施力问题、挤压力不一致现象、单条挤压问题。可以一次性同时铆压数条接线端子,不依靠人力夹紧,借用设备压力铆压减少劳动强度,统一标准作业手法,统一接线端子的铆压力以保证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可上下移动的上模1和固定的下模2,下模2的下方为固定的底模3,底模3上设置用于在冲床的工作台上调整位置和固定的U型固定槽31。下模2的上表面为具有高面21和低面22的二阶台阶面,二阶台阶面的低面22上设有三个圆柱形铜片定位杆23,二阶台阶面的高面21上设有三个圆弧形凹槽状的铆压放置区24(也可以根据端子5的形状设置不同性质的凹槽),铆压放置区24的位置与铜片定位杆23对应,上模1在对应每个铆压放置区24的上方的位置设有一个向下凸起的上模铆压区14,也即具有三个上模铆压区14,上模铆压区14是圆弧形的凸起(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凸起),尺寸比铆压放置区24略小。上模铆压区14的表面设有间隔的凸棱15,凸棱15是为了在铆压时使铆压处的压力更大,端子5和电线4的铆压结合更牢固。
操作时,首先把铆压端子工装装置的底模3及下模2在冲床的工作台面上固定好,进行调模,根据冲床的行程控制,调至行程刚好能对端子5造成挤压变形并与电线4牢固结合。行程调制好后,把需要紧固的各种螺丝紧固,确保工装在台面上不晃动。把剪好的电线4的电线头插入端子5,与端子5配合好,把端子5和电线4结合的部分也即端子5的需要铆压的部分51放置在下模2的铆压放置区24上,依靠端子5的前端导电组片52的孔位插入下模2的铜片定位杆23实现端子5的定位,放置好三个端子5和电线4后按下冲床的冲压开关,上模1下降,上模铆压区14压入铆压放置区24,将即可完成铆压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强力巨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强力巨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81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机电源电柜的开关装置
- 下一篇:施工升降机滑线的快速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