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棒材再矫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8075.3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7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祥;翁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祥瑞不锈钢精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4 | 分类号: | B21D3/1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沈国安 |
地址: | 2144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棒材再 矫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棒材再矫直装置,属于不锈钢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棒材加工中发现由于运输或存储的缘故,棒材往往会出现局部弯曲甚至变形的情况,如果不对此类棒材进行矫直的话,会对后续生产的产品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对棒材进行矫直的棒材再矫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棒材再矫直装置,所述装置包含有安装于箱体内的调节机构和矫直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前后水平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矫直机构包含有水平并行排列的凸面轧辊和凹面轧辊,且凸面轧辊和凹面轧辊分别通过凸面轧辊轴和凹面轧辊轴设置于两组调节机构之间。
本实用新型棒材再矫直装置,每一组调节机构均包含有两块横板、两块竖板、两根螺杆、两个手柄和两块调节块,上下对称设置的横板和左右对称设置的竖板构成一“口”形框架结构,两根螺杆分别水平穿接于两块竖板上,且螺杆位于上述“口”形框架结构外的一端上连接有手柄,螺杆位于上述“口”形框架结构内的一端上连接有调节块;所述凸面轧辊的凸面轧辊轴和凹面轧辊的凹面轧辊轴分别插至于前后两组调节机构的调节块中。
本实用新型棒材再矫直装置,所述凹面轧辊上设置有一环状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凹面轧辊和凸面轧辊的配合对棒材进行矫直操作,有助于提高后续加工产品的质量;同时,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因而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棒材再矫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棒材再矫直装置的图1的A-A剖视图。
其中:
箱体1、调节机构2、矫直机构3;
横板2.1、竖板2.2、螺杆2.3、手柄2.4、调节块2.5;
凸面轧辊轴3.1、凹面轧辊轴3.2、凸面轧辊3.3、凹面轧辊3.4、环状凹槽3.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棒材再矫直装置,所述装置包含有安装于箱体1内的调节机构2和矫直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2前后水平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矫直机构3包含有水平并行排列的凸面轧辊3.3和凹面轧辊3.4,且凸面轧辊3.3和凹面轧辊3.4分别通过凸面轧辊轴3.1和凹面轧辊轴3.2设置于两组调节机构2之间,且凹面轧辊3.4上设置有一环状凹槽3.5;
每一组调节机构2均包含有两块横板2.1、两块竖板2.2、两根螺杆2.3、两个手柄2.4和两块调节块2.5,其中,上下对称设置的横板2.1和左右对称设置的竖板2.2构成一“口”形框架结构,两根螺杆2.3分别水平穿接于两块竖板2.2上,且螺杆2.3位于上述“口”形框架结构外的一端上连接有手柄2.4,螺杆2.3位于上述“口”形框架结构内的一端上连接有调节块2.5;所述凸面轧辊3.3的凸面轧辊轴3.1和凹面轧辊3.4的凹面轧辊轴3.2分别套装于前后两组调节机构2的调节块2.5中;
使用时,通过马达驱动凸面轧辊轴3.1和凹面轧辊轴3.2,进而带动凸面轧辊3.3和凹面轧辊3.4进行旋转;同时,可根据棒材的规定通过调节机构2对凸面轧辊3.3和凹面轧辊3.4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随后,将待矫直的棒材穿过横板2.1和竖板2.2构成的“口”形框架结构后插至于凸面轧辊3.3和凹面轧辊3.4进行矫直操作;并且,在凹面轧辊3.4上设置的环状凹槽3.5可进一步加强矫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祥瑞不锈钢精线有限公司,未经江阴祥瑞不锈钢精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80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