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填充条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8036.3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0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中;马建成;牛建兴;郝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金滔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9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填充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高压电缆的电缆填充条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一根高压电缆是有三根绝缘线芯呈“品”字形被包裹在一个圆形的外护层内,因此,外护层内壁与线芯之间有三个扇形间隙。根据工艺标准,前述扇形间隙需要用非吸湿性填充物均匀、密实填充,使包裹外护层后整根电缆表面光滑圆整。一般采用扇形填充条填充前述三个扇形间隙。
现有技术是将成盘的填充条放置在转盘上随绝缘线芯一起直接牵拉进入塑料挤出机,填充条在进入塑料挤出机时经常出现翻转,甚至三根填充条的位置发生错位跳移,导致填充条与扇形间隙没有充分吻合,包裹外护层之后的绝缘线芯之间仍然有间隙,电缆表面凹凸不平,废品率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填充条导向装置。本实用新型能使填充条在进入塑料挤出机后与扇形间隙充分吻合,保障包裹外护层后的整根高压电缆表面光滑圆整。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缆填充条导向装置,包括一个穿线管,穿线管顶端有分线盘,分线盘上均布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内均固定有导向塞,导向塞上均有通透的扇形模孔;穿线管上临近末端的位置焊接有铁圈,第一导向圈、第二导向圈、第三导向圈分别通过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与铁圈焊接在一起。
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的圆心分别位于第一导向圈、第二导向圈、第三导向圈的中轴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根填充条分别穿过第一导向圈、第二导向圈、第三导向圈,然后再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内导向塞的扇形模孔,最后再随绝缘线芯一起进入塑料挤出机。第一导向圈、第二导向圈、第三导向圈能够保障填充条顺利进入导向塞的扇形模孔,导向塞的扇形模孔能够校正翻转或错位的填充条,保障填充条在进入塑料挤出机后与扇形间隙充分吻合,从而使包裹外护层后的整根高压电缆表面光滑圆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现有设备上的改造成本低廉,能彻底避免填充条的翻转、错位跳移,显著提高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向塞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向塞的俯视图。
图中的标记为:1、第一导向圈;1.1、第一支架;2、第二导向圈;2.1、第二支架;3、第三导向圈;3.1、第三支架;4、铁圈;5、第一通孔;5.1、第一导向塞;6、第二通孔;6.1第二导向塞;7、第三通孔;7.1第三导向塞;8、扇形模孔;9、穿线管;10、分线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穿线管(9),穿线管(9)顶端有分线盘(10),分线盘(10)上均布有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第三通孔(7),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第三通孔(7)内分别固定有第一导向塞(5.1)、 第二导向塞(6.1)、第三导向塞(7.1);穿线管(9)上临近末端的位置焊接有铁圈(4),第一导向圈(1)、第二导向圈(2)、第三导向圈(3)分别通过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2.1)、第三支架(3.1)与铁圈(4)焊接在一起。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第三通孔(7)的圆心分别位于第一导向圈(1)、第二导向圈(2)、第三导向圈(3)的中轴线上。
如图2、图3所示,第一导向塞(5.1)、第二导向塞(6.1)、第三导向塞(7.1)上均有通透的扇形模孔(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金滔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金滔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80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骨式铜排插头
- 下一篇:太阳能装置用光伏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