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制冷降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7846.7 | 申请日: | 201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6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姜燕冰;金步平;庄建忠;梅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传媒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F25B2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制冷 降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冷降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汽车用制冷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外界热环境和汽车封闭结构的影响,夏天太阳辐射强烈,当汽车停车后车载空调不工作,车厢内温度会急剧身高,前面板温度将升到60摄氏度,而车厢内的空气温度将升至40摄氏度以上。
车内的高温环境会导致以下问题:一、车厢内熟料配件在高温下加速老化;二、因高温加速车内装饰材料中的致癌物质等污染物的挥发,材料平均每升高10摄氏度车内污染物的浓度翻倍,影响乘客的身体健康;三、车内温度可达65摄氏度以上,驾乘人员对车内环境感到难以忍受;四,增加汽车的能耗用于额外降温。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降低车内高温环境的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在夏日太阳光曝晒下停车的制冷降温系统,改善汽车使用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用制冷降温系统,包括智能控制器,电源,半导体制冷器,智能控制器连接电源、半导体制冷器以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端与散热端分别安装于车厢的内部与外部,在车厢的内部与外部还分别设有若干根热管;在车厢内,热管的冷凝端与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端相结合以传递热量;在车厢外,热管的蒸发端与半导体制冷器的散热端相结合以传递热量。
作为优选,在车厢内、外的热管上均装有导热导热翅片。
作为优选,在车厢内、外的热管旁分别设有风机,所述的风机连接智能控制器、电源。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源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与储能器,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车厢外部,储能器与各用电组件相连用以对整个系统进行供电。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智能控制器启动车载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的太阳能进行发电,为半导体制冷器和风机工作提供能量,半导体制冷器制冷工作,车厢内侧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端急速降温,利用热管加快制冷端热传导速度使冷量快速到达导热翅片,风机工作将冷量从导热翅片传送到汽车车厢内部,起到降低汽车内部温度的作用;车厢外侧半导体制冷器散热端急速升温,同样利用热管加快散热端热传导速度使热量快速到达导热翅片,风机工作对导热翅片进行风冷,以维持半导体制冷片处于高效率制冷状态。
本系统适用于一般家用轿车、小型货车驾驶室或者专用车辆的降温改装。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控制器可以为嵌入式控制器或者单片机控制器,储能器可为原车载蓄电池也可附加储能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功率应大于150W,半导体制冷器可以为单块半导体制冷片,也可是多块半导体制冷片的串并联组合,且包含相应的供电电路模块。风机、导热翅片和热管数目及形态随相应的半导体制冷器组合数目和尺寸配套。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发明不仅实验装置简单,清洁无污染,系统小型化,车辆使用时改装加装方便,可以获得高效率制冷效果,在不增加油耗的同时,提高夏日小型汽车停车时使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种汽车用制冷降温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智能控制器1,电源,半导体制冷器2,电源是由储能器3和太阳能电池板4组成,半导体制冷器2的制冷端5与散热端6分别安装于车厢的内部与外部,在车厢的内部与外部还分别设有热管a7、热管b8;在车厢内,热管a7的冷凝端与半导体制冷器2的制冷端相结合以传递热量;在车厢外,热管b8的蒸发端与半导体制冷器2的散热端相结合以传递热量。在车厢内、外的热管上均装有导热翅片9,在车厢内、外的热管旁分别设有风机10,所述的风机10连接智能控制器1、电源。
智能控制器1控制整个系统的协调运作,控制太阳能电池板4开始工作并获得电能存储于储能器3,并控制整个系统,半导体制冷器2额定工作电压为12V,利用选择开关向半导体制冷器2供电,同时给风机10信号使其工作。此半导体制冷器2在与车厢安装时将制冷端安装在车厢内部而散热端安装在车厢外部,制冷端、散热端须进行良好的绝热。此时半导体制冷器2在零温差下以最大效率急速致冷,散热端随着工作逐渐变热,制冷端、散热端温差快速增加,热管a7与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端结合处以尽量多的接触面积和一定的压力通过导热胶粘合,使得半导体制冷器2的制冷端冷量通过热管内部介质和热管导热原理快速传递到热管的蒸发端,再通过风机对热管蒸发端的导热翅片进行强制风对流将冷量有效散入到车厢内,以降低车厢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传媒学院,未经浙江传媒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78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