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防安全及空气净化一体式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157747.9 申请日: 2013-04-02
公开(公告)号: CN203170174U 公开(公告)日: 2013-09-04
发明(设计)人: 杜峰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瑞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1D50/00 分类号: B01D50/00;B01D53/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09 江苏省南***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消防安全 空气净化 体式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安全及空气净化一体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含各类建筑、舰船以及隧道等使用的消防安全及空气净化一体式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建筑室内污染调查研究表明,各种超市、商城和候车厅等大小型公共建筑室内污染物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挥发性有机物(VOC),主要源于建筑材料、装修装饰材料、装修工具以及各种日常用品。挥发性有机物毒性危害非常大,会导致人体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和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功能紊乱。尤其是甲醛,其对人的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可引起咳嗽、哮喘和支气管炎等急慢性疾病;二是各种细菌,多数细菌可通过特殊机制直接或间接引起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三是悬浮颗粒物(PM2.5和PM10等),其中的PM10作为可吸入颗粒物,会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等器官,阻塞皮肤的汗腺或毛囊,引起眼部疾病或皮肤炎症等,PM2.5作为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更大,会直接进入肺部并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的各种建筑越来越密,也越来越高,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多。一旦发生火灾,首先会产生大量以碳黑粉尘及颗粒等为主要成分的浓烟和以CO、CO2、NOx(含NO和NO2)、SO2、B(a)P、VOC和二恶英等为主要成分的有毒有害气体,随后才有大火蔓延,一般烟气水平方向流动速度约为0.5米/秒,垂直方向流动速度约为4米/秒。火灾现场的烟气多通过机械强排或开窗直接排放到室外大气中,目前大气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如何解决火灾现场产生的大量烟气并使其合理排放也是科研工作者目前的一个研究重点。 

目前用于解决建筑室内空气污染和火灾现场烟气的办法主要是强制机械排烟,虽然可以较迅速的将空气散发出去,但其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新的空气二次污染,给空气环境的治理带来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拟在目前的机械排烟系统末端通过简单的改进设计一个出风口,与装置进风口无缝连接,可将室内受到污染的空气净化后再统一排放。 

目前市场上尚未出现同类型的消防安全及空气净化一体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消防安全及空气净化一体式装置,能有效清除快速清除各种建筑日常运行以及发生火灾时室内空间的烟尘、碳黑颗粒、CO、CO2、NOx、SO2、B(a)P、VOC和二恶英等有毒有害物质,防止其直接排放至大气空间造成二次污染。本装置适用于机场、地铁、高铁、隧道、医院、银行、酒店、商场、餐饮、娱乐、博物馆、体育馆、影院、档案馆、图书馆、展览馆、制药、食品、化工、纺织、服装、造纸、电梯、舰船、停车场、人防、办公和家居等人多车多、火灾易发的的公共及经营场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防安全及空气净化一体式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一侧设置进风口,另一侧的上部设置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电格栅除尘单元、耐高温纤维过滤单元、活性组份吸附单元和备用单元,静电格栅除尘单元安装于进风口后部,耐高温纤维过滤单元、活性组份吸附单元和备用单元依次排列在后。 

所述备用单元的个数可设置一个或多个。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耐高温纤维过滤板,形成耐高温粉尘炭黑颗粒物过滤模块,可耐烟气温度高达1100 ℃;

本实用新型活性组份吸附单元采用了活性炭、活性陶和分子筛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形成活性组份,可确保高效处理污染气体中的CO、CO2、NOx、SO2、B(a)P、VOC和二恶英等有毒有害气体。

本实用新型加有不少于1个的备用单元,可随时为特定场合所产生的特定气体添加净化处理模块,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消防安全及空气净化一体式装置的立体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消防安全及空气净化一体式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消防安全及空气净化一体式装置的平面图。 

图中,1-无缝对接进风口,2-箱体,3-静电格栅除尘单元,4-耐高温纤维过滤单元,5-活性组份吸附单元,6-备用单元,7 -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77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