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能表校表主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7570.2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8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黄继业;周伟伟;高明煜;曾毓;何志伟;刘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电能表 主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表校表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电能表校表主控系统。
背景技术
电能表校表装置,是电能表标准校验仪器设备,它对于我国电能计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电力部门、电能表生产厂家和标准计量部门不可缺少的标准仪器设备之一。目前,我国的电能表校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关键是如何提高校表的精度、可靠性和校验效率,另外,在相同技术指标的情况下,用户界面的好坏对整个装置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测量电能表的基本误差可以采用瓦表法和标准表法,近几年,由于瓦表法对功率源的稳定性要求太高而被逐渐淘汰,标准表法则由于其简便易操作性而被普遍使用。标准表法的装置一般由程控功率源、标准功率电能表组成。程控功率源又分成主控系统、受控信号源和功率放大三部分,校验员通过操作主控系统向信号源发送校表命令,信号源根据主控的命令输出相应的频率、相位的电压或电流信号,该信号经功放后接到标准电能表和被检表上,通过计算标准表和被检表的读数即可获得被检表的误差。以往的主控系统大多为PC机,尽管PC机在数据处理和图形界面方面有着微控制器无以伦比的优势,但PC机成本高、设备重、不便于现场校验的缺陷,而传统微控制器主控系统存在功能简单,屏幕尺寸较小,人机界面操作复杂。由嵌入式系统完成人机交互,具有漂亮的人机操作界面和简洁的人机操作过程,使设备的整体外观和控制操作界面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
发明内容
一种便携式电能表校表主控系统包括STM32微控制器、CPLD模块、矩阵键盘、Flash模块、串口USART模块、SRAM模块和7寸模拟屏;
STM32微控制器通过串口USART模块和受控信号源进行通信,矩阵键盘与STM32微控制器的I/O口连接,Flash模块通过SPI总线与STM32微控制器信号连接,STM32微控制器通过FSMC总线与CPLD模块相连,CPLD模块驱动7寸模拟屏,CPLD模块与SRAM模块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降低生产成本。本系统采用微控制器代替PC机,总的成本比较低,性价比比较高,满足了便携式式校表成本低、重量轻、实用性强的特点;(2)提高校表效率。所有校表步骤只需操作矩阵键盘就能完成,并且可以直接从屏幕上读取测试误差,既快捷又准确。(3)人机界面美观,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电能表校表系统的拓扑结构;
图2是主控系统硬件电路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电能表校表系统主要由主控系统、受控信号源、标准电能表三部分构成,主控系统和受控信号源之间采用RS232协议进行通信,受控信号源与标准电能表之间信号连接;
如图2所示,主控系统主要包括STM32微控制器、CPLD模块、7*7矩阵键盘、Flash模块、串口USART模块、SRAM模块和7寸模拟屏,STM32微控制器通过串口USART模块和受控信号源进行通信,7*7矩阵键盘与STM32微控制器的I/O口连接,Flash模块通过SPI总线与STM32微控制器信号连接,STM32微控制器通过FSMC总线与CPLD模块相连,CPLD模块驱动7寸模拟屏,CPLD模块与SRAM模块信号连接。
STM32微控器对矩阵键盘进行按键扫描,来实现屏幕界面的切换以及向受控信号源发送校表命令。STM32微控制器与串口USART模块之间通过RS232协议进行通信,向受控信号源发送校表命令和接收受控信号源返回的数据。STM32微控制器将校表的基本参数存于Flash模块中,在每次上电时从中读取校表的基本参数。STM32微控器通过FSMC总线向CPLD模块传送需要显示的数据。CPLD模块将接收到的数据先存入SRAM模块,再将数据从SRAM模块中读出传给7寸模拟屏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7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应急自动阀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氯化尾气气液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