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外墙扣板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7557.7 | 申请日: | 201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5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徐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胜 |
主分类号: | E04F13/076 | 分类号: | E04F13/076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周志涛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外墙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建筑外墙扣板。
背景技术
建筑外墙扣板是一种墙面装饰材料,传统的大理石、瓷砖贴面的耐冲击度不高,表面色彩不够丰富,安装也不方便,无法很好的起到防水保温的效果,逐渐被颜色丰富、装饰性强、耐候性好的铝扣板所替代。
常见的铝扣板为以塑料为芯层,外贴平整的铝板形成三层复合扣板,铝扣板通常通过直角扣接的形式进行湿式固定连接,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扣接连接后,扣板的横向、径向不限位,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易导致连接脱扣,翘边、扣板脱落等情况发生,直接影响扣板的使用寿命,失去对建筑的保温保护作用,同时也影响建筑的外观;二是平整的铝板外表面反光率高,容易形成光污染;三是施工难度大,施工的成本高;四是固定连接的牢度小,容易受外力而导致连接脱扣;五是一些固定用的镶块、螺钉暴露在外,影响装饰外观;六是互换性差,不利于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装简便、性能卓越的建筑外墙扣板的连接结构,它使多块扣板相互连接定位精确、固定牢靠、严丝合缝、防水保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建筑外墙扣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扣板主体的一侧边设置有限制被卡接体横向和纵向移动、不限制轴向移动的一个以上的卡槽或/和凸起,扣板主体的另一侧边设置有与所述的卡槽或/和凸起配合卡接连接的凸起或/和卡槽。
在上述的一种建筑外墙扣板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的扣板本体的一侧边设置的卡槽或/和凸起的具体结构是:扣板本体的一侧边靠近正面的一侧设置有斜槽、靠近背面的一侧设置有平行于背面的插接边;所述的扣板主体的另一侧边设置有凸起或/和卡槽的具体结构是:扣板本体另一侧边靠近正面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的斜槽配合插接连接的凸起、靠近背面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的插接边插入的插槽,插槽的根部设置有向扣板本体的正面延伸设置有供插接连接时变形以便插接连接的开口。
在上述的一种建筑外墙扣板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的插槽的底边轴向向外延伸有与板主体的背面平行的定位边。
在上述的一种建筑外墙扣板的连接结构中,所述扣板主体由铝板按正面、背面、及相对的两侧面连接而成或一体成型,扣板主体的中部设置的夹心层内设置有轻质发泡材料。
在上述的一种建筑外墙扣板的连接结构中,所述扣板主体的正面布设有使光线产生漫反射效果的凹凸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建筑外墙扣板的连接结构中,所述扣板主体的正面或/和背面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层防紫外线抗老化的涂层。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的拼接结构,采用了倾斜的插接凸起与斜槽配合,使得多块拼接的扣板之间连接紧凑、牢固,拆卸简单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插接边与插槽配合固定,在限制扣板拼接的纵向位移时也对插接凸起与斜槽的配合进行紧固。
3、本实用新型采用干式连接,即将扣板固定在建筑外墙的连接框架上,安装及拆装维修方便,便于检修及更换。
4、本实用新型是在工厂生产,避免了在建筑墙体上发泡保温材料造成的火灾情况的发生。
5、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好,由于采用斜槽与凸起的扣接结构,连接紧密,密封剂保温性好,雨水及尘沙不易进入扣板的内部及接缝内,保护了建筑墙体及扣板本身,使用寿命长。
6、本实用新型的外表面没有紧固件,外观美观。
7、本实用新型正面的金属板外表面布的凹凸结构,使光线产生漫反射,使得一定的反射光线相互抵消,克服了反光干扰人们生活的缺陷,具有减少光污染、绿色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两块本实用新型连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
一种建筑外墙扣板的连接结构,扣板主体1的一侧边设置有限制被卡接体横向和纵向移动、不限制轴向移动的一个以上的卡槽2或/和凸起3,扣板主体的另一侧边设置有与所述的卡槽或/和凸起配合卡接连接的凸起或/和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胜,未经徐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75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