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力平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7547.3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6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伟;张润清;谢德军;孙静波;刘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县伟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19/06 | 分类号: | A01B19/06;A01B23/04 |
代理公司: | 益阳市银城专利事务所 43107 | 代理人: | 舒斌 |
地址: | 4132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力平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田机,具体地说是一种液力平田机,特别地说是一种与拖拉机配合使用的液力平田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田作业时,通常是先采用拖拉机进行旋耕作业,常会在田地边缘转弯时把一部分泥土甩向田地周边,使水田高低不平,因此在旋耕作业后,还需要再通过其他装置进行耙田,将田地耙平,其操作不方便,效率低,增加农民劳动强度。现有一种与拖拉机配合使用的液力平田机,其操作简单,拖拉机旋耕作业后无需通过其他装置即可将田地耙平,但该液力平田机作业时不能自动平衡,无法均衡平整土地,且在高低不平的田地作业时,平田装置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作业时能自动平衡液力平田机。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液力平田机,它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牵引杆连接,牵引杆一端铰接在机架上,另一端通过旋转套与耙田器连接,耙田器两端通过限位链与机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牵引杆上设有缓冲器,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通过缓冲器与牵引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缓冲器包括安装在牵引杆上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套筒的槽,套筒一端设有法兰,另一端设有止挡壁,压杆通过可限位的阻挡块安装在套筒内,压杆一端伸出止挡壁外,法兰与阻挡块之间设有套装在压杆上的弹簧,槽两侧的固定板上分别设有腰型孔,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设置于压杆下方并通过插销安装在腰型孔上。
为调整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深度,耙田器两端设有限深滑撬。
为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幅宽,耙田器两端铰接有辅助耙田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结构简单,田地起伏变化时,平田装置不易损坏,降低了用户耕作成本,作业时能自动平衡,能调整耕作深度,降低油耗,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缓冲器9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可知,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与耙田器3铰接,耙田器3通过活动架10铰接在机架2上,耙田器3与机架2硬性连接。田地起伏变化时,由于未设有缓冲器来减震,平田装置容易损坏,工作过程中耙田器3无法左右摆动,导致作业时不能自动平衡,无法均衡平整土地。其耕作深度也不方便调整。
由图2、图3可知,一种液力平田机,它包括机架2,机架2上设有液压油缸1,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与牵引杆5连接,牵引杆5一端铰接在机架2上,另一端通过旋转套6与耙田器3连接,使耙田器3可绕牵引杆5摆动,耙田器3两端通过限位链7与机架2连接,所述的限位链7为软性限位链。
本实用新型牵引杆5上设有缓冲器9,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通过缓冲器9与牵引杆5连接。
本实用新型缓冲器9包括安装在牵引杆5上的固定板13,固定板13上设有安装套筒14的槽,套筒14一端设有法兰11,另一端设有止挡壁19,压杆17通过可限位的阻挡块18安装在套筒14内,压杆17一端伸出止挡壁19外,法兰11与阻挡块18之间设有套装在压杆17上的弹簧12,槽两侧的固定板13上分别设有腰型孔16,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设置于压杆17下方并通过插销15安装在腰型孔16上,压杆17可顶住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
为调整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深度,耙田器3两端设有限深滑撬8。
为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幅宽,耙田器3两端铰接有辅助耙田器4。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展开辅助耙田器4,使辅助耙田器4与耙田器3的端面对齐,辅助耙田器4与耙田器3固定成一字形。通过液压油缸1活塞杆的伸缩调节耙田器3、辅助耙田杆器4与田地的距离。
正常情况下,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是通过压杆17顶住,当田地起伏变化时,通过弹簧12的压缩,压杆17缩回或伸出套筒14,使液压油缸1活塞杆可在腰型孔16上移动,对平田机起缓冲减震的作用,使平田机不易损坏。由于耙田器3通过旋转套6与牵引杆5,使耙田器3可绕牵引杆5摆动,并通过耙田器3两侧的限位链7限位,工作过程中在各部件的互动下实现自动平衡,能均衡的平整土地。通过限深滑撬8调整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深度。通过辅助耙田杆4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幅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县伟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县伟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75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