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毫针持针钳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157426.9 申请日: 2013-04-01
公开(公告)号: CN203107665U 公开(公告)日: 2013-08-07
发明(设计)人: 冮顺奎;李雷;易小玲;魏丹霞;杨春艳;范平;赵蒙军;张琳;侯敏;冮键 申请(专利权)人: 昆明市中医医院
主分类号: A61H39/08 分类号: A61H39/08
代理公司: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代理人: 张媛德
地址: 650000 云南***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毫针 持针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的毫针持针钳。

背景技术

针灸是发源于中国的一种医疗技术,在中国已经使用了2500年以上。当今,针灸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作为一种自然绿色疗法,针灸热已在全球兴起。毫针是针刺治病的主要工具,临床应用最广。毫针是实施针灸治疗的一种常用医疗器械,毫针由针体和针柄两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中医都是直接用手捏住毫针刺入穴位进行治疗的,毫针治疗无菌技术操作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尽管毫针治疗前都对穴位进行消毒,所用毫针也要求高压蒸汽灭菌或使用一次性无菌毫针,但是,由于毫针细长而质软,只捏住针柄常常无法刺入皮肤。在实施毫针治疗时,如果使用较长的毫针,即针体长75mm至200mm者,捏住毫针针柄进针困难,实际工作中操作者的手往往接触到针体。常用的持针方式为执笔式,即刺手的拇指、食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抵住针体下端进针;有时还要用另外一只手夹持针体进针。这样,毫针针刺徒手操作,刺入人体组织的毫针针体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操作者的手而受到污染,不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由于血源性疾病感染者增多,医源性感染病例数也呈上升趋势,改进针灸器械及操作方法成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人尝试发明器械来改进它,如专利号01253412.9;200520011932.2及200620006248.X和201020235074.0的中国专利文件,都分别发明了毫针夹持进针器。但使用效果都不十分理想,尤其不符合毫针治疗简洁实用的特点及无菌技术操作要求。因为临床上很少只取一个穴位进行治疗,最多时治疗一个病人要取数十个穴位。如果用这些发明的实用新型毫针夹持进针器进行多个穴位治疗,第一个穴位进针后,操作者必须用一只手持毫针夹持进针器保持无菌而不被污染,另一只手要完成取穴定穴、皮肤消毒、取出毫针,特别是一只手从包装袋(或槽板)里面取出一次性无菌毫针而不被污染是非常困难的。可见自古至今毫针针刺都是徒手操作,不能适应当前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因此为规范毫针无菌操作,保证针灸安全,需发明更安全的毫针持针器。该持针器放于清洁平整台面上,能保持持针部向上不接触台面从而不被污染。可用于同一病人多个、甚至数十个穴位的治疗,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专利号ZL201120360518.8的毫针持针器基本解决长毫针无菌操作难题,但使用中尚感持针器抓力不够,使用不方便,甚至有进针失败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的毫针持针钳。

本实用新型包括指环、持臂、挂齿、连接件和钳夹臂,其特征是在连接件的下面设计有柱状支点,柱状支点高0.6cm—1.2cm。

本实用新型连接件下面设计的柱状支点高1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毫针持针钳,由不锈钢制成,压力蒸汽灭菌后使用,可反复灭菌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持钳方法最常用的是指套法,为传统执持针钳法。用拇指、无名指套入毫针持针钳指环内,以手指活动力量来控制持针钳的开闭,并控制其张开与合扰时的动作范围。夹持毫针后合拢持臂夹紧毫针、咬合挂齿固定毫针进行操作。

临床使用时,在患者身上取穴定穴后,常规消毒皮肤。术者手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毫针持针钳,以附图所示方式放于清洁平整台面上。打开包装、左手持毫针针柄取出无菌毫针,右手拇指、无名指套入毫针持针钳指环内,张开持针钳钳夹臂,夹紧毫针针身,露出针尖1cm,咬合挂齿固定,左手松开针柄,右手持毫针进针,毫针刺入穴位后,松开持针钳,将本实用新型毫针持针钳有柱状支点的一面按如图方式平放在台面时,即可保持钳夹臂向上不接触台面而受污染。若还需要针刺另外的穴位,重复上面的方法继续定穴、消毒、持针、针刺。继续用本实用新型毫针持针器进行穿刺进针治疗。所有穴位穿刺完毕,根据需要施行针刺手法及留针。整个治疗过程中,持本实用新型毫针持针钳穿刺和放清洁平整台面上时,均应保证本实用新型毫针持针器的持针部保持无菌而不被污染,同时,也要保证无菌的毫针及穴位无菌区域保持无菌而不被污染。每一把本实用新型毫针持针钳,不论治疗几个穴位,只能在一个病人身上使用。本实用新型毫针持针钳是不锈钢材料制成者,需压力蒸汽灭菌后才能使用,并且一经开启或使用而污染后,必须清洗、压力蒸汽灭菌后才能重新供其他患者再次使用

用本发明实用新型完成一个穴位针刺后,把本发明的实用新型放在清洁平整的台面上(如治疗盘、操作台、床头柜等),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使其持针部远离台面不被污染,因此操作者可用双手轻松进行取穴定穴、皮肤消毒、取出毫针,再用右手持本实用新型将毫针夹持进行穿刺进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市中医医院,未经昆明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74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