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点散射麻醉针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6301.4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9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卫平 |
主分类号: | A61M19/00 | 分类号: | A61M19/00;A61M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散射 麻醉 针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多点散射麻醉针头。
背景技术:
麻醉医生在手术的操作过程中,需要调控患者麻醉深度,让患者处于无痛状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保证麻醉安全。作为麻醉医生要解除病人的疼痛,要管理病人的重要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心脏、神经系统、肝肾功能等。在一般的手术中,临床麻醉常常需要在待手术部位注册麻醉药物,使用注射器向此区域进行皮下穿刺注册,以造成区域麻醉。如,较大的伤口缝合,则需要伤口周边进行麻醉。麻醉时通常使用普通的注射器注射药物,但是,对于开口性创伤,一个皮下穿刺点注射麻醉药物,麻醉所需时间较长,为了能够更快的进行手术,对患者进行救治,则需要能够较快的使麻醉区域符合标准,所以,传统的注射器上的针头,朝向一个方向,一个点喷出麻醉药物,往往难以达到此项要求,导致了多点穿刺进行麻醉。为解决上述问题,迫切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次穿刺作业,麻醉药物能够通过麻醉针头多点散射,尽量扩大接触麻醉药物的区域,缩短麻醉所需时间的一种多点散射麻醉针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次穿刺作业,麻醉药物能够通过麻醉针头多点散射,尽量扩大接触麻醉药物的区域,缩短麻醉所需时间的一种多点散射麻醉针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点散射麻醉针头,包括针体,针体的一端设置有针帽,针体与针帽之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针体的另一端设置有V字形的尖锐端,所述尖锐端的两侧设置有若干针头出液孔,所述针头出液孔的开孔方向平行于针体,所述针体上设置有若干前端出液孔和若干中端出液孔,所述前端出液孔位于尖锐端的后方,所述前端出液孔的开孔方向垂直于针体,所述中端出液孔位于针体的中部,所述中端出液孔的开孔方向朝向针帽,所述中端出液孔与针体的夹角为15-30度,所述尖锐端,所述针头出液孔,所述前端出液孔,所述中端出液孔与针体在制造时一体成型。
中端出液孔与针帽之间的一段针体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尖锐端至中端出液孔的距离为2-3.5cm。
针体内部中空,尖锐端封闭了针体的端部,通过尖锐端上设置的若干针头出液孔喷出麻醉药物。
所述针帽用于插合连接注射器。
所述刻度线的起始读数为3.5cm。所述刻度线用于在皮下穿刺注射麻醉药物时计算观察麻醉区域。
所述针体,所述尖锐端为不锈钢制品。
所述针头出液孔设置在V字形尖锐端的两壁,
所述前端出液孔,所述中端出液孔环绕设置在针体上。
针头出液孔,前端出液孔,中端出液孔的直径为1-2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次穿刺作业,麻醉药物能够通过麻醉针头多点散射,尽量扩大接触麻醉药物的区域,缩短麻醉所需时间。具体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刻度线观察皮下穿刺的距离和麻醉区域,通过针头出液孔向前喷射麻醉药物,通过前端出液孔向针体的管径方向喷射麻醉药物,通过中端出液孔向针帽方向喷射麻醉药物,如此,扩大了接触麻醉药物的区域,药物多点散射,缩短了麻醉所需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尖锐端 2、针头出液孔 3、前端出液孔
4、中端出液孔 5、刻度线 6、针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卫平,未经吴卫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6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