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尾矿冲水槽的选煤厂中稀介磁选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6175.2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4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常德亮;吕文舵;谢翠平;刘维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海金地矿业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尾矿 水槽 选煤 厂中稀介 磁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尾矿冲水槽的选煤厂中稀介磁选机系统,属于磁选机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末原煤脱泥筛所需冲水的用水量较大,一般为入筛原煤量体积的三分之二,通常设计,此处都取澄清水池中用水,由澄清水泵将水打至脱泥筛,此种做法澄清水泵的流量和功率较大,增加了能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针对目前的工艺造成的循环水量大、设备能耗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带有尾矿冲水槽的选煤厂中稀介磁选机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有尾矿冲水槽的选煤厂中稀介磁选机系统,包括:原煤管线、末煤脱泥筛、末煤分选系统、煤泥水系统、磁选机和主洗旋流器桶,还包括磁尾冲水槽,所述原煤管线的出口设置在末煤脱泥筛的上侧,磁尾冲水槽的出水口设置在末煤脱泥筛的上侧,末煤脱泥筛的煤泥水出口与煤泥水系统的入口相连通,煤泥水系统设有煤泥出口管线和循环水管线,循环水管线通往各用水点,末煤脱泥筛的末煤出口与末煤分选系统的入口相连通,末煤分选系统设有精煤出口管线、煤矸石出口管线、稀介质管线和分选系统合格介质管线,稀介质管线和磁选机相连通,磁选机设有磁选机的合格介质管线和磁尾管线,磁尾管线与磁尾冲水槽相连通,分选系统合格介质管线和磁选机的合格介质管线均与主洗旋流器桶的入口相连通,主洗旋流器桶的出口与末煤分选系统的入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磁选尾矿流向,使其进入磁尾冲水槽,代替澄清水来作为脱泥筛喷水,这样使选煤厂的澄清水泵流量降低、能耗降低,提高了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尾矿冲水槽的选煤厂中稀介磁选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带有尾矿冲水槽的选煤厂中稀介磁选机系统,包括:原煤管线1、末煤脱泥筛3、末煤分选系统4、煤泥水系统5、磁选机6和主洗旋流器桶7,还包括磁尾冲水槽2,所述原煤管线1的出口设置在末煤脱泥筛3的上侧,磁尾冲水槽2的出水口设置在末煤脱泥筛3的上侧,末煤脱泥筛3的煤泥水出口与煤泥水系统5的入口相连通,煤泥水系统5设有煤泥出口管线10和循环水管线11,循环水管线11通往各用水点,末煤脱泥筛3的末煤出口与末煤分选系统4的入口相连通,末煤分选系统4设有精煤出口管线8、煤矸石出口管线9、稀介质管线12和分选系统合格介质管线13,稀介质管线12和磁选机6相连通,磁选机6设有磁选机的合格介质管线14和磁尾管线15,磁尾管线15与磁尾冲水槽2相连通,分选系统合格介质管线13和磁选机的合格介质管线14均与主洗旋流器桶7的入口相连通,主洗旋流器桶7的出口与末煤分选系统4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末煤脱泥筛3的孔径为0.5mm。
重介选煤厂分选后的产品需要脱介筛脱介,脱掉后的稀介质需要进入磁选机进行回收复用,回收之后的磁选尾矿为煤泥水,通常做法是将其直接卸入煤泥水桶,进入煤泥水处理系统。我公司经过分析试验,将磁选尾矿进入冲水槽,该冲水槽布置在脱泥筛的上面,可作为末煤脱泥用的冲水,这样使澄清水泵能耗下降三分之一左右,节约了大量运营成本,也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海金地矿业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滨海金地矿业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61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