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连接隐形变径补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6021.3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5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浩 |
主分类号: | F16L25/14 | 分类号: | F16L2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晓云 |
地址: | 048006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连接 隐形 变径补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连接用的补芯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连接隐形变径补芯。
背景技术
在不锈钢管道的连接中,不同口径的不锈钢管连接一般采用不同口径连接端的转换,不同的口径需要相应口径的管道连接,成本极高,无法根据口径需要任意改变相对应的连接管道。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市场上有在管道连接使用口径补芯,使用直接的螺纹连接,使用这种补芯,需同时拧紧补芯两端的管道,在管道检修拆卸时变得十分困难;而且,依然存在为适应不同口径不锈钢管道连接,需为每个不同规格管道的连接处单独购置或加工符合现场施工需要的补芯的问题,而延长了管道施工周期,同时也提高了管道施工的成本;同时由于不锈钢自身耐腐蚀性,使为套丝或攻丝而预留的钢管壁厚形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且不锈钢管套丝或攻丝加工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管道连接隐形变径补芯,克服了上述技术问题,具有使用便捷高效、拆卸简易、管道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廉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管道连接隐形变径补芯,包括管件,其特征是:还包括一补芯体,所述补芯体包括一不锈钢件;所述不锈钢件上依次设有密封圈、垫片、卡环和第一压紧螺母,所述卡环设于所述不锈钢件表面的凹槽内;所述第一压紧螺母与管件螺接。
所述的管道连接隐形变径补芯,还包括一较小口径管体,该较小口径管体上依次设有密封圈、垫片、卡环和第二压紧螺母,所述卡环设于所述较小口径管体表面的凹槽内;所述第二压紧螺母与所述不锈钢件螺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形变径补芯就是通过两种相同密封系统的叠加使用而实现变径的目的。
所述密封圈的外斜面,与所述管件的内斜面配合;所述密封圈的外斜面,与所述不锈钢件的内斜面配合;上述斜面解决了连接紧密、密封不漏水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较小口径管体为薄壁管。
优选地,所述斜面为45°斜面。
其中,所述卡环为非封闭式卡环,所述第一压紧螺母、第二压紧螺母分别作用于所述卡环,使所述卡环收缩,从而使所述压紧螺母均匀作用于所述卡环、垫片、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为硅胶密封圈。
其中,所述第一压紧螺母、第二压紧螺母一端设有卡槽。
其中,所述压紧螺母为高强度韧性塑料。
结合弹性卡环、凹槽、螺母收紧等环节解决了管道拉拔的问题,使密封系统稳固、紧致、不动摇,从而使整个密封系统稳定可靠。
所述隐形变径补芯,使用方法包括:
(1)在待连接所述不锈钢件和较小口径管体上加工卡环凹槽;
(2)将相应规格所述密封圈、垫片、卡环和第一压紧螺母依次套入所述不锈钢件组装成完整的补芯体结构,套入所述管件;所述另一组密封圈、垫片、卡环、第二压紧螺母依次分别套入所述较小口径管体组成另一组装体,该组装体套入补芯体结构,并通过补芯体结构组装在管件;
(3)分别拧紧第一压紧螺母、第二压紧螺母。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解决了薄壁不锈钢管道施工中管道变径均需使用标准的变径管件,不仅成本高,而且没有变径的灵活性,具体表现在:一是无法实现管道任何口径间的直接变径,二是无法实现管件任何口端的直接变径。管道变径的地点往往不是根据需要而是首先要考虑有什么型号的变径管件,才能依此设计管道的走向。
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补芯体通过密封圈、垫片、卡环和第一压紧螺母紧密连接在所要装配的管道上,实现了变径,由于补芯体仅仅为一段单独的构件,可以使用在任何需要改变口径的管件的端口,隐藏于管件内,从外面看不见而成隐形变径补芯体,需要变径的管道通过该补芯体连接,并与其他不同直径的管道任意连接。这一段单独的补芯体构件造价极其低廉,在管道连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其作用就是管道中的万向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置入需变径的管道中的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补芯体的不锈钢件剖视图
图中部件:1-管件,2-补芯体,3-不锈钢件,4-密封圈,5-垫片,6-卡环, 7-第一压紧螺母,8-较小口径管体,10-第二压紧螺母,11-密封圈的外斜面,1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浩,未经王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60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端盖以及一种电机
- 下一篇:保温装饰一体化集成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