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支固井用管柱连接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5962.5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4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英;文慧俭;何春波;于生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支 固井用 管柱 连接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钻井施工中使用的一种管柱连接工具。
背景技术
分支井钻井完井技术可提高油气采收率,但由于分支井本身的复杂性限制了分支井技术的发展,其中的一个问题是,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分支井技术,在分支固井时管串结构都很复杂,大多需要同时下入外管和内管,此时要求外管与内管丝扣连接,所以连接过程中势必需要旋转上管柱或下管柱方可实现连接,但管柱质量大,旋转是非常困难的,另外,上下管柱连接对位时,移动任何一个管柱也是非常不利于操作的,总之,分支固井管串连接的现场施工非常困难,而且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分支固井时使用的管串连接工具,在管柱下入时用此连接工具,可方便连接,降低了劳动强度,简化了施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分支固井用管柱连接接头,包括上接头和下接头,上、下接头均为圆筒状,其中上接头的上口加工有内螺纹结构,上接头的内壁设置圆台结构,圆台结构以下的上接头内壁上设置O型密封圈;所述下接头的下端加工有外螺纹结构,下接头的上部加工有外凸台,外凸台的外径大于圆台的内径,下接头吊挂在上接头内,露出上接头下端口的下接头外壁上加工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置挡环,挡环的外径大于上接头的内径。
有益效果:油田钻井施工中,在外管和内管同时下入,需要连接管柱时,使用本连接接头,可以实现上部工具与下部管柱固定不动,而只需旋转本工具,便能达到管柱连接的目的,连接操作简单、快速,大大简化了分支井固井时管柱下入的工艺步骤,连接成功率高,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和风险等级,节省了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分支固井用管柱连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图中1-上接头,2-外凸台,3-O型密封圈,4-密封环,5-圆台,6-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该分支固井用管柱连接接头,包括上接头1和下接头6,上接头1上端加工为内螺纹结构,与上部管柱连接,上接头1的内壁设置有圆台结构5;圆台结构5以下的上接头内壁上设置O型密封圈3,该O型密封圈3保证了连接接头整体的密封性;所述下接头6下端加工为外螺纹结构,与下部管柱连接,下接头6的上部加工有外凸台2,外凸台2的外径大于圆台5的内径,下接头6吊挂在上接头1内,露出上接头1下端口的下接头6外壁上加工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置挡环4,挡环4的外径大于上接头的内径。
上述圆台5与外凸台2共同作用,构成下接头6的下限位,上接头的下端面与挡环4共同作用,构成下接头6的上限位,在上下限位之间,下接头6可沿上接头中心轴上下运动,实现了下接头在上接头内上下伸缩的目的;另外,下接头6还可在上接头内自由旋转。
现场施工时,首先将下部管柱下井后,用吊卡坐于井口,然后将上接头1与上部管柱螺纹连接好后吊起上部管柱,再将下接头6对准下部管柱母扣,旋转下接头6便可实现与下部管柱的螺纹连接,管柱连接过程中,因为下接头6具有独立旋转功能,所以不用旋转上、下管柱中的任何一个,即可实现上下管柱螺纹连接的目的,同时下接头6还具有沿中心轴上下运动的功能,在与下部管柱丝扣连接时,可确保上部管柱不动,只靠下接头的上下伸缩即可补偿因上扣引发的长度变量。另外,连接接头还具有密封能力,满足固井施工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59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安全锁的抽油杆提引环
- 下一篇:扬声器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