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合成仪温控系统及合成仪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155708.5 申请日: 2013-03-29
公开(公告)号: CN203200210U 公开(公告)日: 2013-09-18
发明(设计)人: 张震;姬明放;李育;王锐 申请(专利权)人: 申联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00 分类号: C07K1/00
代理公司: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代理人: 郭国中
地址: 200241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合成 温控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合成仪,具体地,涉及合成仪温控系统及合成仪。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多肽药物及疫苗由于其活性高、使用剂量小以及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其研发、申报以及生产呈现了蓬勃的发展,在糖尿病、癌症、肠道疾病、炎症等方面近年来均有新药问世。固相合成作为一种省时、省力、便于操作及易于普及的多肽合成方式越来越多在多肽的大规模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198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Bruce Merrifield在60年代末实用新型了第一台多肽合成仪,并合成了生物蛋白酶,核糖核酸酶等,由于其合成方便、迅速,很快在多肽合成中得到应用。随后国内外大型的仪器公司如Beckman公司、Protein Technologies公司、Applied Biosystems公司等均加入到多肽合成仪的研发中,其中以Applied Biosystems公司的ABI 433 peptide synthesizer应用最广。随着近几十年来多肽合成技术的发展,新的缩合方法、缩合试剂的不断涌现,对多肽合成仪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也促使各家公司纷纷对合成仪的软硬件进行了诸多改善,如在混合方式、气路系统等均有所改变等。

多肽药物或疫苗生产时溶解的保护氨基酸、活化剂及活化温度的要求较实验室研发更为严格,近年来有诸多文献报道温控对减少副反应、提高质量方面的应用,如文献“Huyi Zhang等人Process Development of TRI-999,a Fatty-Acid-Modified HIV Fusion Inhibitory Peptide,Org.Process Res.Dev.,2008,12(1),101-110”以及“Renee C.Roemmele等人Development and Scale-Up of an Optimized Route to the Peptide Boronic Acid,CEP-18770,Org.Process Res.Dev.,2013”均提到了控制活化温度对提高多肽产品质量的作用。

现有固相多肽合成仪种类繁多,从规模上分,可分为微克级,毫克级,克级和千克级;从通道上分,可分为单通道和多通道;从技术角度上分,可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第一代以Merrifield实用新型的第一台自动固相多肽合成仪为原型设计制造的多肽合成仪。第二代多肽合成仪诞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原有基础上采用氮气鼓泡的反应方式来对反应物进行搅拌,采用调节气压进行温和的且无死角的搅拌方式进行合成反应。同时代也提出了反应器在直立下围绕原点作左右摆动,或者圆周运动的搅拌方式,但由于技术原因未有很好效果。第三代多肽合成仪诞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其特点是在二代合成仪的理念上进一步强化了无死角搅拌的概念,即反应器上方相对固定,而下方作圆周360度快速旋转,带动反应器里的固液两相从底部向上作螺旋运动,一直达到反应器的最上方;或者是反应器中点为圆心,上下做180度旋转搅拌,同时结合氮气鼓泡搅拌为一体的新型搅拌方式。由于无死角的搅拌方式保证的肽的合成纯度,因此第三代多肽合成仪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善的固相多肽合成系统。

用于规模化生产制备多肽的固相合成仪,应具备合理的结构、良好的性能、低故障率、便于维护修理、低电耗、低噪音、安全的特点。

目前国内外多肽合成设备上对于保护氨基酸、活化剂只设立了放置箱,对于其温度控制只能通过房间内空调调节,这样就产生了温度控制效率低下、达到工艺要求温度耗时长、难于精确控温等缺点,因此在现有大规模合成多肽设备上安装一种及时、有效、节能并且易于控制的温度控制装置就极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成仪温控系统及合成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合成仪温控系统,包括箱盖、温控箱、温控装置,其中,箱盖与温控箱铰接,箱盖能够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当箱盖位于闭合位置时,箱盖与温控箱密封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箱、输出管道、输入管道,其中,温控装置包括温控板,温控板连接于温控箱的箱壁,控制箱包括循环泵,温控板包括循环管道,循环泵的输出口通过输出管道连接循环管道的入口,循环管道的出口通过输入管道连接循环泵的输入口。

优选地,箱盖包括观察窗。

优选地,温控箱的如下任一种或任多种箱壁连接有温控板:

-侧壁;

-底壁;

-顶壁。

优选地,温控板设置在温控箱的箱壁内部或者箱壁内侧。

优选地,输出管道、输入管道、循环管道均为液体输送管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联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申联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57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