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5587.4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8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程秀琴;姚思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肖祎 |
地址: | 2012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 手术 缝合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术缝合线为非吸收线,使用该类缝合线在术后缝合过程中,造成的创伤较大,在伤口愈合之后还需要进行拆线,造成二次创伤,导致恢复时间也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在保证足够的力学强度下,兼具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避免二次创伤,减少对人体的损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连接设于缝合针后端,所述的缝合线为聚乙醇酸材料的26股编制线。
所述的26股编制线由12锭规格的编织机通过旋转将原料线编织而成,其中周围具有24股,中间穿芯2股。
所述的缝合线表面设有使线体平滑、易于穿透组织的涂层。
所述的缝合线的涂层为白色或染紫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连接设于缝合针后端,缝合线为聚乙醇酸材料的26股编制线。采用该材料的缝合线,在保证足够的力学强度下,兼具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故无需再进行拆线,不会造成二次创伤,因此,比传统的非吸收线对人体的损害更低。另外,该缝合线由12锭规格的编织机通过旋转将原料线编织而成,其编制花纹较为松散,编织出的缝线材质更柔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更易穿透组织,舒适度也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与缝合针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缝合线的立体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连接设于缝合针1后端,该缝合线2为聚乙醇酸材料的26股编制线。该材料的分子式是(C2H2O2)n,结构式是-[O-CH2-CO-O-CH2-CO]-n。
采用上述材料的缝合线2在保证足够的力学强度下,兼具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与传统的性能稳定的高分子材料,例如塑料、橡胶等不同,聚乙醇酸作为材料在使用到一定时间后逐渐降解,并最终变成对人体、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在对小白鼠所进行的吸收性试验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缝合线2在植入两周后,大约保留最初拉伸强力的70%,植入三周后,大约保留最初拉伸强力的35%,在60~90天内基本上可完全降解,故无需再进行拆线,不会造成二次创伤。因此,使用上述材料所制成的缝合线2比传统的非吸收线对人体的损害更低。
而所述的26股编制线由12锭规格的编织机通过旋转将原料线编织而成。图2中的该缝合线2的截面结构为周围24股、中间穿芯2股(截面中,周围有12个封闭图形a,中间位1个封闭图形a,每个封闭图形a代表为2股,共26股)与现有技术相比,同样是都是26股的缝线,由于采用不同锭数的编织机,以及选择适当的电机旋转速度,可使该缝合线2在编织过程中花纹结构较为松散,紧密度没有传统的8锭编织机编织出的缝合线那么高,因此使得编织出的缝合线2材质柔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更易穿透组织,舒适度也较好。
另外,所述的缝合线2表面设有使线体平滑、易于穿透组织的涂层。该涂层可采用聚己内酯和硬脂酸钙的混合物,分子式分别为(C6H10O2)n+C36H70O4Ca
和[(CH2)5-CO-O]n+[CH3-(CH2)16-CO-O]2Ca。
该涂层质量百分含量根据缝合线2的型号为3~12wt%。并且所述的缝合线2的涂层为白色或染紫色。其染色剂为D&C紫色2号,化学名称是1-Hydroxy-4-p-tuluinoantraquinone,分子式为C21H15NO3,牌号为60725/Solvent Violent 13,染色过程为聚合染色法,染色剂质量百分含量≤0.1wt%。设置涂层后,保证该缝合线2表面光滑、色泽一致,条干均匀,无污渍,无结头。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55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