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护手提袋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5221.7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7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5F5/10 | 分类号: | A45F5/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王树镛 |
地址: | 31403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提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袋件,特别是一种护手提袋件。
背景技术
人们在超市购物后,都会使用一个塑料袋将购买到的物品装起来,然后手提着塑料袋回家。由于塑料袋的袋绳较细,加之塑料袋内的物品较重,这样导致手指所受到的压力较大,容易伤害到手指。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经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提袋器(专利号为:200720152807.2),为一长条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顶侧有一纵向贯穿手柄的凹槽,手柄顶侧有横向贯穿的凹槽。
该专利公开的提袋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但是,该专利公开的提袋器由于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手柄,因此,该手柄是不能折叠的,导致携带不方便;另外,该手柄上只开设一个凹槽,导致塑料袋的袋绳容易滑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护手提袋件,该护手提袋件具有携带方便、塑料袋的袋绳不容易滑出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护手提袋件,包括一呈长条状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采用软质材料制成,所述本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槽,所述通槽的横截面呈V字型,所述的通槽沿本体的宽度方向开设,所述本体的另一侧面为用于供手指提握的接触面。
将塑料袋的袋绳卡入到本体的通槽中,然后手指放在本体的接触面上,由于接触面的面积比较大,这样手指受到的压力会减少,使手指倍感轻松。
在上述的护手提袋件中,所述的接触面上开设有若干向内凹入的凹入部。凹入部的形状与是与人们的手指相匹配的,这样方便手指的握持。
作为另外一种情况,在上述的护手提袋件中,所述的接触面上开设有若干凹凸纹路。
在上述的护手提袋件中,所述的本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护手提袋件中,所述通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通槽之间的距离为2~3cm。
在上述的护手提袋件中,所述本体的宽度为2~4cm,所述本体的长度为9~11cm,所述本体的厚度为2~3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护手提袋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通槽的横截面设计成V字型,塑料袋的袋绳不容易脱落。
2、由于本体采用软质材料制成的,使本体便于折叠,方便携带。
3、通过在接触面上开设有若干凹凸纹路,可以增加接触面的摩擦力,防止手指打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本体;2、通槽;3、凹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护手提袋件,包括一呈长条状的本体1,所述的本体1采用软质材料制成,所述本体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槽2,所述通槽2的横截面呈V字型,所述的通槽2沿本体1的宽度方向开设,所述本体1的另一侧面为用于供手指提握的接触面。
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接触面上开设有若干向内凹入的凹入部3,凹入部3的形状与是与人们的手指相匹配的,这样方便手指的握持。本体1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通槽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通槽2之间的距离为2~3cm。本体1的宽度为2~4cm,优选为3cm,本体1的长度为9~11cm,优先为10cm,本体1的厚度为2~3cm,优先为2cm。
本护手提袋件是这样使用的:将塑料袋的袋绳卡入到本体1的通槽2中,然后手指放在本体1的接触面上,由于接触面的面积比较大,这样手指受到的压力会减少,使手指倍感轻松。由于,通槽2的横截面呈V字型的,因此,塑料袋的袋绳不容易脱落;另外,由于本体1采用软质材料制成的,使本体1便于折叠,方便携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中的内容大致与实施例一中的内容相同,所不同的是实施例一中的接触面上开设有若干向内凹入的凹入部3;而在本实施例二中,接触面上开设有若干凹凸纹路。通过在接触面上开设有若干凹凸纹路,可以增加接触面的摩擦力,防止手指打滑。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本体;2、通槽;3、凹入部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52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