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膜轴承的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4685.6 | 申请日: | 201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9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董喜荣;董金彪;杨晓瑜;张智勇;谢志文;候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7/00 | 分类号: | F16C17/00;F16C4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膜 轴承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辊油膜轴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膜轴承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热轧机的支承辊端部均采用油膜轴承支撑,轧制过程中,由于轧制力的作用,迫使轴颈发生移动,油膜轴承中心与轴颈的中心产生偏心,使油膜轴承与轴颈之间的间隙形成了两个区域,一个叫发散区(沿轴颈旋转方向间隙逐渐变大),另一个叫收敛区(沿轴颈旋转方向逐渐减小)。当旋转的轴颈把有粘度的润滑油从发散区带入收敛区时,沿轴颈旋转方向轴承间隙由大变小,形成一种油楔,使润滑油内产生压力。油膜内各点的压力沿轧制方向的合力就是油膜轴承的承载力。当轧制力大于承载力时,轴颈中心与油膜轴承中心之间的偏心距增大。在收敛区内轴承间隙沿轴颈旋转方向变陡,最小油膜厚度变小,油膜内的压力变大,承载力变大,直至与轧制力达到平衡,轴颈中心不再偏移,油膜轴承与轴颈完全被润滑油隔开,理论上形成了全流体润滑。
由于下支承辊工作在多水的环境中,无论采用什么型式的密封,外界的冷却水经常通过油膜轴承进入润滑系统,引起油液变质、降低润滑性能,造成油液的浪费。通过现场观察发现:支承辊转动时,在油膜轴承箱内会形成比较大的真空度,同时,动密封的结合面因磨损造成粗糙度和平面度不好,由于该真空度的存在,强化了进水的趋势和水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膜轴承的防水结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优化油膜轴承结构,消除真空现象,降低油膜轴承的进水几率,减少进水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油膜轴承的防水结构,包括箱体、锥体、衬套、水封、油封、连接套、法兰套和尾盖,在连接套与箱体上分别设有通道将水封背侧空间与尾盖内空间相连通,所述尾盖上设有将尾盖内外空间相连通的呼吸管。
所述通道直径不小于2mm。
所述呼吸管直径不小于20mm,其伸于尾盖外侧的长度不小于2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呼吸管使油膜轴承内部空腔与外部的大气相连通,从而消除了因支承辊转动而产生的真空现象,降低了油膜轴承的进水几率和减少进水量,解决了油液变质、润滑性能降低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 2-锥体 3-衬套 4-水封 5-油封 6-连接套 7-法兰套 8-尾盖 9-轧辊 10-锁紧装置 11-O形圈 12-通道 13-呼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膜轴承的防水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油膜轴承的结构包括箱体1、锥体2、衬套3、水封4、油封5、连接套6、法兰套7和尾盖8,使用时,轧辊9的轴端插在锥体2的内孔处,轧辊9的轴端设有锁紧装置10,使轧辊与油膜轴承相连,水封4的密封唇边与轧辊9的端部相接触,油封5设于连接套6的内侧与轧辊9的轴端相接触,在连接套6与箱体1、箱体1与法兰套7、法兰套7与尾套8之间的连接面上分别设有O形圈11保持密封,在连接套6与箱体1上分别设有通道12将水封4背侧空腔与尾盖8内空间相连通,尾盖8上设有将尾盖8内外空间相连通的呼吸管13,通过呼吸管13和通道12,使油膜轴承内部空腔与外部的大气相通,消除因支承辊转动而产生的真空。为了保持通畅通,通道12直径不小于2mm。
呼吸管13直径不小于20mm,其伸于尾盖8外侧的长度不小于2000mm,防止冷却水从呼吸管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46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推力瓦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紧固螺栓的齿形止动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