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夜间用安全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4378.8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1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韩(泉州)新型面料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傅家强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夜间 安全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夜间用安全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服装面料的不断更新发展,人们对服装在品味及功能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服装不再仅仅是一种遮羞保暖的工具,更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于是各种各样的功能性面料应运而生。现在比较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夜间用的反光面料。反光面料是在面料上安设反光条,以达到提高行人被小车司机发现的几率,降低事故的发生可能性。
现有技术中的反光面料,反光效果比较差,同时无法主动发光,不能提高穿着者在夜间行走的能见度,而且在夜间低温情况下保暖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时具有夜间发光、夜间反光以及防风保暖功能的夜间用安全面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夜间用安全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上形成有防风层,防风层上形成有反光层,反光层上形成有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为分散印刷在反光层表面的花型。
优选地,所述基布层由经纱和纬纱以相互交错、浮尘的方式编制而成。
优选地,所述防风层为防风PU层,厚度为5-10um。
优选地,所述反光层厚度为30-50um。
优选地,所述发光层厚度为10-20um。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在夜间无光的条件下具有可自己发光的发光层,提高穿着者的能见度;在夜间路灯或汽车灯光照射下具有较强的反光效果,回归反射所造成的反光亮度,可使驾驶人员和带光源的夜间作业人员在夜间或视野不佳的情况能清楚地看见行人和障碍目标,确保双方安全;具有防风的作用,在夜间气温较白天低的情况下,提供了较好的保暖功能。
(2)从下往上依次为基布层、防风层、反光层、发光层,而且发光层呈分散状态,不至于完全阻挡反光层的入射光线,层次结构设置合理,使得各个功能层的作用都能得到有效地发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夜间用安全面料,包括基布层1、防风层2、反光层3和发光层4。基布层1位于最下方。其上方为防风层2,防风层2上方为反光层3,反光层3上方为发光层4。
基布层1由经纱与纬纱以相互交错、浮尘的方式编制而成,且基布层1经过防水处理,具有一定的泼水性,使在其上进行印刷工艺时浆料尽量少向布面纤维组织中渗透,避免基布层1手感变硬变差。
防风层2刮涂在基布层1上方。防风层2为致密的防风PU层,且在刮涂完烘干后进行过表面压光处理,本层厚度为5-10um。
反光层3通过丝网印刷印制在防风层2上方,其为连续分布或不连续分布。反光层3由具有反光功能的玻璃微珠粉体和PU成膜剂构成,玻璃微珠粉体具有极强的逆向回归反射性能,能将多达85%的入射光线直接反射回光源处,本层厚度为30-50um,能够确保玻璃微珠粉体能半露在表面,产生反光效果。
发光层4通过丝网印刷在反光层3上方,其为呈分散状态的夜光几何图形。呈分散花型状态的发光层4使得外来光源能够入射到反光层3,保证反光效果的实现。发光层4由光致储能夜光粉和PU成膜剂构成,光致储能夜光粉在受到自然光、日光灯光、紫外光等照射后,能够把光能储存起来,在停止光照射后,再缓慢地以荧光的方式释放出来,所以在夜间或者黑暗处,仍能看到发光,持续时间可长达十二小时,本层厚度为10-20um。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材料安全环保,无放射性,无污染,对人体安全无害,属于环境友好型材料。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韩(泉州)新型面料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华韩(泉州)新型面料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43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伞柄环带
- 下一篇:具有传感器的信息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