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能回路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3847.4 | 申请日: | 201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5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包海龙;袁加妍;朴红艳;沈尚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朱小晶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路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控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回路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储能是智能电网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实现需求侧管理,消除昼夜间峰谷差,平滑负荷,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调整频率、补偿负荷波动的一种手段。储能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问题,可以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平滑输出,能有效调节新能源发电引起的电网电压、频率及相位的波动,使大规模风电及太阳能发电方便、可靠地并入常规电网,提高其经济效益。而储能监控是联结电网调度和储能系统的桥梁,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一方面接收电网调度指令,与预测系统相配合,另一方面把电网调度指令分配至各个储能支路,同时监控整个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分析运行数据,确保储能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其中,回路型储能系统是较为常见的储能系统之一,为了满足该种电路的各种数据的监控需求,必须设置与其对应的储能回路监控系统进行监控方能达到优异的监控效果,确保储能电路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回路监控系统,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储能回路监控系统,包括一电网监控调度系统、一电网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路监控系统,所述电路监控系统包括两个储能监控主机,两个所述储能监控主机并联;
并联的两个所述储能监控主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电网监控调度系统,另一端连接所述电网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机模式,利用两台储能监控主机同时对所述电网检测系统的所述测得的电网数据进行监控分析,可快速对回路型储能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诊断预警并控制。
所述电网检测系统包括一数据通信系统、一数据测量系统,所述数据测量系统包括一开关测控单元、一升压变压测控单元、至少一电池管理系统、至少一PCS模块。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升压变压测控单元、电池管理系统、PCS模块对储能系统的中开关、电路电压,电池含电量等综合情况进行实时测量,以便所述电路监控系统可全面的对储能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
所述数据通信系统包括至少四个测量数据通信模块、一网络交换机,所述电路监控系统连接所述网络交换机,所述网络交换机连接所述测量数据通信模块,所述测量数据通信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升压变压测控单元、电池管理系统、PCS模块。所述测量数据通信模块收集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升压变压测控单元、电池管理系统、PCS模块的各项数据后,发送至所述网络交换机进行汇聚,随后通过网络通信的方式将所有数据发送至所述电路监控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还包括两个数据存储器、一GPS天文钟、一UPS电源,两个所述数据存储器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储能监控主机,两个所述储能监控主机均连接所述GPS天文钟、UPS电源。
所述储能监控主机采用嵌入式储能监控主机。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机模式对回路型储能系统的电网数据进行处理,可有效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实现全景分析、运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储能回路监控系统,包括一电网监控调度系统1、一电网检测系统2,还包括一电路监控系统3,电路监控系统3包括两个储能监控主机31、32,一储能监控主机31与另一储能监控主机32并联;并联的两个储能监控主机31、32的一端连接电网监控调度系统1,另一端连接电网检测系统2。储能监控主机采用嵌入式储能监控主机。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机模式,利用两台储能监控主机同时对电网检测系统的测得的电网数据进行监控分析,可快速对回路型储能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诊断预警并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38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充电器手柄
- 下一篇:模块式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