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触器线圈单元自动绞线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3802.7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0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谭振豪;李仕奇;林彩麟;何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大光明电力设备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9/00 | 分类号: | H01H49/00;H01F4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曹爱红 |
地址: | 5291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器 线圈 单元 自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绞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器线圈单元自动绞线设备。
背景技术
在带有线圈的接触器骨架上,必须将线圈铜丝的两端缠绕连接在骨架的端子上才能使用,由于铜丝比较细小,单根铜丝缠绕在端子上无论在生产、运输还是使用过程中都容易造成断开,因此保证线圈的两端缠绕在端子上牢固可靠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很多都是人工将多根铜丝扭成一团,然后再与端子连接,这样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很难达到生产量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接触器线圈单元自动绞线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触器线圈单元自动绞线设备,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线圈绞线机构、固定在支架上与线圈绞线机构通讯连接的控制器。
所述线圈绞线机构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驱动电机、通过连接套安装在驱动电机主轴上的绞线头机构,所述绞线头机构远离电机主轴一端弯起一拉钩。
所述接触器线圈单元自动绞线设备设有一单独控制线圈绞线机构的脚踏开关。
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可同时控制两组线圈绞线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可编程控制器可设定电机旋转的圈数以及转速,电机旋转到设定的圈数,电机停止,电机驱动绞线头机构完成接触器线圈的绞线,绞线均匀,质量理想,效率高,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线圈绞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线圈绞线机构,21-底座,22-电机,23-连接套,24-绞线头机构,241-拉钩,3-控制器,4-工作台,5-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线圈单元自动绞线设备,包括支架1,固定在支架1上的线圈绞线机构2、固定在支架1上并且与线圈绞线机构2通讯连接的可编程控制器3和用于控制线圈绞线机构2启动的开关5。
所述线圈绞线机构2包括底座21,固定在底座21的电机22,通过连接套23固定在电机22主轴上的绞线头机构24,该绞线头机构24远离电机主轴一端设有一用于固定铜线的拉钩241。
所述支架1上还设有方便工人操作的工作台4;所述开关5为脚踏开关,这样的设计方便工人双手正在工作时也可启动线圈绞线机构2。
所述可编程控制器3可同时控制两组线圈绞线机构2,开关5单独控制线圈绞线机构2,实现双工位作业,充分使用了设备资源,同时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接触器线圈单元自动绞线设备的工作原理是:
工人从接触器支架上将线圈铜线末端拆解开一定长度,然后将拆解开的铜线中心勾到绞线头机构24的拉钩241上,工人将铜线对接,然后脚踏开关5,启动电机22,对铜线进行绞线,控制器3计算到电机22旋转的圈数达到设定值,电机22停止,取出铜线,完成了对铜线的一次绞线,本实用新型等待下一次作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地提高,节省了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接触器线圈单元自动绞线设备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大光明电力设备厂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大光明电力设备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38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SF6泄漏报警系统的主机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