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3733.X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5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远山刚;北田孝雄;徳原直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L2/00 | 分类号: | F21L2/00;F21V1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郝传鑫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改变从发光元件放射的光的配光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室外用摄像机进行拍摄时,为了对被照明物进行照明而使用便携式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有时要对被照明物的小范围进行照明有时要对大范围进行照明,因而通过在光轴方向上改变光源和反射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调整配光。
在这种照明装置中,在使用LED等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情况下,使发光元件放射的光入射到导光部件的一端,并从该导光部件的另一端射出光,从而使导光部件的另一端作为模拟光源。在该照明装置,也可以使反射部件相对于模拟光源沿光轴方向移动从而调整配光。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0-146857号公报
在以往的照明装置中,改变导光部件和反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调整配光时,使反射部件沿光轴方向移动,然而可想而知,使导光部件沿光轴方向移动时也同样可以调整配光。
然而,在使导光部件沿光轴方向移动以调整配光时,由于导光部件本身需要移动,因而存在配光会导致光照效率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导光部件沿光轴方向移动以调整配光也能够提高光照效率的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具备:发光元件;导光部件,在光轴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使发光元件放射的光入射的入射面,在光轴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使从入射面入射的光射出的射出面;反射部件,对从导光部件的射出面射出的光进行反射,并向导光部件的射出面的前方照射;配光调整机构,使导光部件沿光轴方向移动,改变导光部件的射出面与反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入射侧控光部件,使发光元件放射的光入射到导光部件的入射面。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具备:发光元件;导光部件,在光轴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使发光元件放射的光入射的入射面,在光轴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使从入射面入射的光射出的射出面;反射部件,对从导光部件的射出面射出的光进行反射,并向导光部件的射出面的前方照射;配光调整机构,使导光部件沿着光轴方向移动,改变导光部件的射出面与反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射出侧控光部件,与导光部件一体沿光轴方向移动,对从导光部件的射出面射出的光进行配光控制。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具备:发光元件;导光部件,在光轴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使发光元件放射的光入射的入射面,在光轴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使从入射面入射的光射出的射出面;反射部件,对从导光部件的射出面射出的光进行反射,并向导光部件的射出面的前方照射;配光调整机构,使导光部件沿光轴方向移动,改变导光部件的射出面与反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入射侧控光部件,使发光元件放射的光入射到导光部件的入射面;射出侧控光部件,与导光部件一体沿光轴方向移动,对从导光部件的射出面射出的光进行配光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使导光部件沿光轴方向移动以调整配光,也能够提高光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扩散配光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2是上述照明装置的扩散配光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上述照明装置的聚光配光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4是上述照明装置的聚光配光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图5是上述照明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6是上述照明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
10照明装置,30发光元件,34导光部件,35入射面,36射出面,39配光调整机构,50入射侧控光部件,55反射部件,58射出侧控光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照明装置10为便携式照明装置,其具备有从前表面射出光的照明装置主体11、与该照明装置主体11连接的未图示的蓄电池。
照明装置主体11具有大致筒状的框体14,在该框体14的下部突出设置有可供握持的把手部15。在把手部15的下部导出有与蓄电池连接的电线16,在把手部15的背面上部侧设置有在点灯和熄灯之间进行切换的开关17。在框体14的背面安装有散热体18。
如图1至图4所示,框体14具有圆柱形的周面部21以及配置在该周面部21的背面侧的背面部22,并且在其前表面形成有照射开口23。在框体14的前端,通过安装环25安装有用于覆盖照射开口23的透光性罩24。在框体14的背面部22的中央形成有开口,散热体18覆盖该开口而安装在框体14的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37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