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道的医用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3666.1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4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康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31140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道 医用 止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消化道的医用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肠胃道出血是常见的疾病,现在因为内视镜科技的进步,利用内视镜到达肠胃道出血处进行局部止血。常用的内镜止血法有激光凝固法、电凝法、局部注射药物止血法,激光凝固止血法能用于止血的有氩激光和Nd:YAG激光,因其穿透力可达0.2~0.42mm,止血效果好,但有并发穿孔的可能。现常用的电灼器有高频电到、刀,氩气电刀,就其止血的方式有单极电凝及双极电凝,但因其准备工作繁琐,操作也麻烦,不适合紧急治疗。药物止血主要是使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收缩,达到止血效果。上述常用止血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手术中各种复杂的紧急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创伤性小、止血速度快、再出血发生率低、疗效确切的消化道的医用止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消化道的医用止血装置,其中,包括手柄,手柄一端设置有外包管,外包管顶端设置有止血夹,止血夹呈“V”型状,止血夹的头部设置有凹凸齿,所述的外包管内设置有与止血夹相连的拉索机构,所述的手柄上设置有连接拉索机构并控制止血夹的滑环。
据上所述的一种消化道的医用止血装置,其中,所述的外包管外侧设置有带动其伸缩的定位套。
据上所述的一种消化道的医用止血装置,其中,所述的滑环与拉索机构的结合部设置有弹簧。
据上所述的一种消化道的医用止血装置,其中,所述的拉索机构包括拉索和卡扣,所述的拉索一端连接滑环,另一端连接卡扣,所述卡扣与止血夹扣合连接。
据上所述的一种消化道的医用止血装置,其中,所述的手柄另一端设置有指环。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构造简单、可靠,施夹速度快,夹持牢固,不滑动,使用方便,手术止血快,省时省力,可一次性使用,使用卫生,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夹头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指环,2-手柄,3-滑环,4-拉索,5-弹簧,6-定位套,7-外包管,8-止血夹,9-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一种消化道的医用止血装置,其中,包括手柄2,手柄2一端设置有外包管7,外包管7顶端设置有止血夹8,止血夹8呈“V”型状,止血夹8的头部设置有凹凸齿,所述的外包管7内设置有与止血夹8相连的拉索机构,所述的手柄2上设置有连接拉索机构并控制止血夹8的滑环3。
据上所述的一种消化道的医用止血装置,其中,所述的外包管7外侧设置有带动其伸缩的定位套6。
据上所述的一种消化道的医用止血装置,其中,所述的滑环3与拉索机构的结合部设置有弹簧5。
据上所述的一种消化道的医用止血装置,其中,所述的拉索机构包括拉索4和卡扣9,所述的拉索4一端连接滑环3,另一端连接卡扣9,所述卡扣9与止血夹8扣合连接。
据上所述的一种消化道的医用止血装置,其中,所述的手柄2另一端设置有指环1。
具体操作方法:假设病人胃部出血,医生要进行止血,为了在伸入胃部的过程中止血夹8都是禁闭的,以免不小心伤害食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首先滑动定位套6带动外包管7使外包管7超出止血夹8使止血夹8缩进,。然后通过外包管7深入胃部。在胃窥镜的帮助下找到流血处,这时候滑动外包管7,使止血夹8露出来呈一个角度,这时候医生右手手指扣住指环1,右手捏住滑环3往前推进使止血夹8紧紧的抓住血管,这时候医生再用力使止血夹8后面卡扣9被拉直,使止血夹8脱落,起到了止血的效果,这时再滑动外包管7让前头残留部分藏在外包管7的内部,以免拉出伤及无上组织。这时候止血夹的过程就结束了。它能有效地对活动性或非活动性可见血管进行有效止血,7-14日自动脱落,随粪便排除。因为本产品是一次性止血夹,使用非常的方便,无需装夹子,再加上无菌包装,安全可靠,绝不会发生交叉感染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康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康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3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