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男用自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3496.7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9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苏红林;丛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红林;丛宏波 |
主分类号: | A61H19/00 | 分类号: | A61H19/0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43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自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男用自慰器,尤指涉及一种便携式男用自慰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男士情趣用品中如充气娃娃,阴臀倒模,名器、飞机杯等全都是室内使用或者受地点限制,使用环境限制的自慰产品,以上几类自慰产品均需要手动或人体活塞运动配合使用,且不方便外出随身携带,更无法随时使用,限制因素多,使用不够方便,按摩效果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男用自慰器,该便携式男用自慰器便于穿脱、携带,方便各种环境下随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男用自慰器,包括穿着裤体、阴茎固定部、阴茎振动器和遥控器,所述阴茎固定部固定于穿着裤体前裆处,阴茎固定部能够固定阴茎根部,阴茎振动器固定于阴茎固定部上,遥控器能够控制阴茎振动器振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着裤体包括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呈环状结构,其恰能够缠绕于人体腰部,第二连接带两端连接于第一连接带两相对侧,第二连接带恰能够容置于人体裆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二连接带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带位于前裆侧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带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带位于后裆侧的一端端部设有一连接套,该连接套套设于第一连接带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带为长条形带状体,其两端设有能够扣合固定连接的拆卸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一龟头固定部,该龟头固定部能够固定人体龟头,该龟头固定部上设有至少一个龟头振动器,该龟头振动器与阴茎振动器电连接并同步振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龟头的振动器上设置有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阴茎固定部和龟头固定部均为具有弹性的环状固定套,还设有至少两条连接绳,该连接绳两端分别连接于阴茎固定部和龟头固定部侧壁上,使阴茎固定部和龟头固定部能够同轴平行排列形成一柱状容置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着裤体后裆部还能够拆卸设有一个能够插入人体肛门内的肛塞振动器,遥控器能够控制该肛塞振动器振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阴茎振动器为变频振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的穿脱固定于身体上,采用无线遥控器控制震动,无需手动,或者肢体动作配合,解决了随时按摩的难题,震动超低静音,让自慰按摩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对于一些追求刺激,性欲强烈的男性有很好的按摩效果,其可以采用多个位置同时振动或者异步震动,且振动频率能够调节,实现变频控制,满足对身体不同部位,各种震动强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便携式男用自慰器,包括穿着裤体、阴茎固定部2、阴茎振动器3和遥控器4,所述阴茎固定部2固定于穿着裤体前裆处,阴茎固定部2能够固定阴茎根部,阴茎振动器3固定于阴茎固定部2上,遥控器4能够控制阴茎振动器3振动,使用时,将穿着裤体部像内裤一样穿着于人体上,将阴茎放置于阴茎固定部2定位,然后通过遥控器4开启并控制阴茎振动器3振动实现按摩,其穿戴式设计,采用遥控器4控制阴茎振动器3,可以随时开启震动按摩,颠覆了自慰器只能在室内使用的传统思想,实现自慰按摩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满足了男士想要随时随地震动刺激自慰高潮的需求。
所述穿着裤体包括第一连接带11和第二连接带12,第一连接带11呈环状结构,其恰能够缠绕于人体腰部,第二连接带12两端连接于第一连接带11两相对侧,第二连接带12恰能够容置于人体裆部,该结构简单,便于穿脱和使用,当然也可以做成内裤状。
所述第一、二连接带11、12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件,松紧带、胶皮条类,满足不同体型人士需要。
所述第二连接带12位于前裆侧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带1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带12位于后裆侧的一端端部设有一连接套13,该连接套13套设于第一连接带11外侧,能够实现第二连接带12位置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红林;丛宏波,未经苏红林;丛宏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34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电动心肺复苏机
- 下一篇:外科护理多功能工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