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厚软土地基桥梁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3333.9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7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肖策;蒋伟;张磊;朱忠来;李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3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厚 土地 桥梁 混凝土 灌注 施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结构,特别是一种深厚软土地基桥梁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采用钻孔方法进行施工,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因其所选护壁形式的不同,有泥浆护壁方式和全套管施工法两种,对地质条件要求比较高,在软土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成孔过程中塌孔现象非常普遍;成桩时混凝土用量增加,充盈系数增大;在沿海地区淤泥质土层厚度较深,尤其是在刚完成吹填砂的地基上进行桥梁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从施工技术和工程成本两方面考虑,需要探索出新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深厚软土地基桥梁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结构,该结构能够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并且便于控制工程质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厚软土地基桥梁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结构,包括施工陆域、在所述施工陆域上施工的护壁钢套管、在所述护壁钢套管内形成的桩孔、下入在所述桩孔内的钢筋笼和浇筑在所述桩孔内的混凝土结构;所述施工陆域从下至上依次为中风化花岗岩层、粘土层、淤泥层、吹填砂层、开山石层和泥结碎石层;所述护壁钢套管伸入至所述粘土层内;所述桩孔伸入至所述中风化花岗岩层内。
所述吹填砂层的顶面高出水面0.5~1.0m,所述开山石层的厚度为0.3~0.6m,所述泥结碎石层的厚度为0.2~0.4m。
所述护壁钢套管伸入至所述粘土层内的长度为2.0~3.0m,所述护壁钢套管的顶面高出施工场地地面0.15~0.3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使钢套管穿过吹填砂和淤泥层,进入粘土层,能够避免塌孔或缩颈现象发生,确保混凝土灌注桩质量;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充盈系数;降低施工成本;并且本实用新型简便易行,便于控制工程质量,效率高,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施工陆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护壁钢套管的施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桩孔的施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笼的施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示意图。
图中:1、淤泥层;2、粘土层;3、中风化花岗岩层;4、吹填砂层;5、开山石层;6、泥结碎石层;7、履带吊;8、振动桩锤;9、钢套筒;9-1、临时固定装置;10、钢筋笼。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6,一种深厚软土地基桥梁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结构,包括施工陆域、在所述施工陆域上施工的护壁钢套管、在所述护壁钢套管内形成的桩孔、下入在所述桩孔内的钢筋笼10和浇筑在所述桩孔内的混凝土结构;
所述施工陆域从下至上依次为中风化花岗岩层3、粘土层2、淤泥层1、吹填砂层4、开山石层5和泥结碎石层6;
所述护壁钢套管伸入至所述粘土层2内;
所述桩孔伸入至所述中风化花岗岩层3内。
从施工技术和工程成本两方面综合考虑,吹填砂层4的顶面高出水面0.5~1.0m,所述开山石层的厚度为0.3~0.6m,所述泥结碎石层的厚度为0.2~0.4m,较为合适。所述护壁钢套管伸入至所述粘土层内的长度为2.0~3.0m,所述护壁钢套管的顶面高出施工场地地面0.15~0.3m,较为合适。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
一)吹填砂达到设计标高;
吹填砂层4的顶面高出水面0.5~1.0m,允许误差+200mm,-100mm,按照50×50m间距布置网格检测吹填标高。吹填砂采用中细砂,材料要求为: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粒径小于0.005mm粘粒的含量小于10%;
二)在吹填砂顶面填筑块石,增加地基承载力,保证钻机及大型设备通行;
在吹填砂层4顶面填筑开山石和泥结碎石,形成0.3~0.6m厚的开山石层5,0.2~0.4m厚的泥结碎石层6;使陆域顶面标高为2.5m左右,保证钻机及混凝土搅拌车等大型设备通行;
三)采用吊车将振动桩锤吊起,利用振动桩锤的液压夹持器夹紧钢套筒,与地面上的定位标志对准,两台经纬仪成90°布置,同时对准钢套筒上的中心线后,启动振动桩锤把钢套筒打入地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33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