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隧道施工用多功能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3243.X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1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陆小龙;杨文威;何真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40 | 分类号: | E21D1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隧道 施工 多功能 台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施工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隧道施工用多功能台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的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局势,对电力的需求也逐年上升。由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为了满足电力供应的需要,高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进入城市中心区,城市部分的输电网将向地下空间发展,这就对电缆数量和输送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电缆隧道必然成为高电压、大截面电缆的主要敷设方式。
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时会遇到围岩破碎、断层等自稳能力较差的地段往往需要采用架设钢拱(格栅拱)、施做锚杆、挂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手段对围岩进行加固,保证施工安全。以隧道拱架安装为例,目前国内大部分拱架安装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单个拱架节重量高达200-400公斤,需要十多个工人同时进行作业,工人作业强度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且效率低,严重影响隧道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方便拆装、提高工作效率的电力隧道施工用多功能台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力隧道施工用多功能台车,包括支撑框架、电动葫芦、电动马达和滚轮,所述的电动马达设在支撑框架上,所述的电动葫芦连接在支撑框架顶部,所述的滚轮连接在支撑框架底部,所述的电动马达与滚轮连接。
所述的支撑框架包括底座、顶板、竖直支撑杆和斜支撑杆,所述竖直支撑杆和斜支撑杆设在底座上,所述的顶板分别与竖直支撑杆和斜支撑杆连接。
所述的底座和顶板均为方形。
所述的竖直支撑杆设有两个。
所述的斜支撑杆设有两个。
所述的滚轮设有四个,分布设置在底座的四个角上。
所述的电动葫芦上设有用于与顶板连接的半框形连接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电动马达和电动葫芦,能够完成施工工件的运输和吊装,并且具备快速装卸的功能,方便拆装,缩短了施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隧道施工用多功能台车,包括支撑框架、电动葫芦5、电动马达6和滚轮7,所述的电动马达6设在支撑框架上,所述的电动葫芦5连接在支撑框架顶部,所述的滚轮7连接在支撑框架底部,所述的电动马达6与滚轮7连接,驱动滚轮向前行走。
所述的支撑框架包括底座1、顶板4、竖直支撑杆3和斜支撑杆2,所述的底座1和顶板4均为方形,所述的竖直支撑杆3和斜支撑杆2均设有两个,分别设在底座1上,所述的顶板4分别与竖直支撑杆3和斜支撑杆2连接。所述的滚轮7设有四个,分布设置在底座1的四个角上。所述的电动葫芦5上设有用于与顶板4连接的半框形连接件。
上述电力隧道施工用多功能台车通过电动马达6驱动滚轮7向前行走,电动葫芦5用于吊装施工工件,能够完成施工工件的短距离运输和吊装,电动葫芦起重量为1T,该台车的行走利用盾构推进安装的轨道。该台车还具备快速拆装的功能,方便拆装可多次使用。台车的拆卸可在地面完成,然后吊运至井下或者先运输至工作面在隧道内完成拼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32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