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油贮箱温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3071.6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3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显涛;张荣华;陈青松;郑帮林;徐明辉;王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22 | 分类号: | G01K7/22;G01K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油 温度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度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油贮箱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煤油作为一种常用燃料,在化工、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对煤油贮箱内的温度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煤油贮箱内煤油介质温度测量的问题。
对于温度测量,目前工程上所用的温度传感器主要有热电偶、铂电阻、光学和热敏电阻四种原理。热电偶稳定性好、反应灵敏、价格便宜、工艺实施方便,但由于热电偶需要进行冷端补偿,其测温精度受冷端校准精度的影响较大,热电偶因温度变化所产生的电信号反应较为微弱,易受干扰,处理电路较复杂;铂电阻的阻值变化小,其处理电路同样较复杂;光学原理测温抗干扰能力强,但需要光源、调制解调器,其测量精度有限,测量电路极为复杂。热敏电阻阻值变化大,精度高、可靠性高,处理电路简单,但测量温区相对较窄。
传统的温度传感器无法和煤油完全介质相容,即不能整体浸泡在煤油介质内进行温度测量,其测量电路一般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煤油贮箱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测量原理,与煤油完全介质相容,能整体浸泡在煤油介质内进行温度测量,测量电路简单,具有精度高、响应时间快、安装方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煤油贮箱温度传感器,包括敏感组件,壳体、后帽和压板,其中敏感组件包括支柱、热敏元件、电阻元件、导线、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捆扎 线,导线穿过支柱,导线的一端焊接热敏元件,另一端焊接电阻元件,焊点处均用第一套管保护,导线引出部分套第二套管,并在第二套管的两端用捆扎线捆扎,敏感组件穿入壳体内,在壳体的两端灌胶密封,后帽与壳体拧紧,敏感组件的引出导线用压板固定。
在上述煤油贮箱温度传感器中,热敏元件为玻璃体封装的MF51型热敏电阻元件,材料与煤油介质相容,测温范围为-40℃~175℃,阻值变化范围为400KΩ~0.4KΩ。
在上述煤油贮箱温度传感器中,电阻元件为RJK52型精密高可靠金属膜电阻元件,与煤油介质相容,阻值为3KΩ~7KΩ,使用温度范围为-65℃~175℃。
在上述煤油贮箱温度传感器中,导线与煤油介质相容,为AF-250导线,导线绝缘层为聚四氟乙烯,使用温度范围为-65℃~200℃。
在上述煤油贮箱温度传感器中,套管与煤油介质相容,为聚四氟乙烯,使用温度范围为-65℃~200℃。
在上述煤油贮箱温度传感器中,捆扎线与煤油介质相容,为棉线,使用温度范围为-270℃~180℃。
在上述煤油贮箱温度传感器中,胶与煤油介质相容,使用温度范围为-65℃~180℃,为HJ101环氧胶。
在上述煤油贮箱温度传感器中,壳体、后帽、压板的材料与煤油介质相容,为铝合金。
在上述煤油贮箱温度传感器中,传感器为螺纹安装,传感器中间段为六方螺母形状用于紧固,六方螺母上有保险孔用于防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传感器采用的材料和元件均与煤油介质相容,能整体浸泡在煤油介质内进行温度测量,能真实反映煤油贮箱内的介质温度。
(2)本实用新型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测量原理,其电阻阻值变化大、 测量电路简单、精度高、响应时间快、可靠性高。
(3)本实用新型传感器采用螺纹安装,本体中间段为六方螺母形状用于紧固,六方螺母上有保险孔用于防松,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可靠。
(4)本实用新型传感器用于煤油贮箱内煤油介质的温度测量,以及各种非腐蚀性介质的温度测量,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的局部放大图(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的敏感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和接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的局部放大图(图1的局部放大图);本实用新型传感器包括敏感组件1,壳体2、后帽3和压板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3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柜的开关面板
- 下一篇:框架汇控柜